朱厚照聞言道:“朕有不忍人之心,何人傳播?朕有不忍人之政,何人奉行?太平之治,何日可至?朕不知,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王瓊聞言見此語頗為蕭索,顯得皇帝意志消沉,於是勸解道:“啟奏陛下,臣聞《易》泰之九二,曰包荒。‘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臣以為有為者應包容荒穢且果斷剛決,不使有才能之人遺留於野,則結黨營私之兆必然消亡,方得以廣大。伏惟陛下聖心寬大,對有剛直之才者、無心之舉者、言辭激烈者、一二行事稍過者,容之納之,萬歲行清明之政,隱惡揚善,以安天下,天下何愁無有賢才輔佐之,太平之治何愁不至。”
朱厚照聞言心中暗道,難道真是我多想了?難道是在暗示自己,精神弦不要繃那麼緊,凡事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懷疑你的臣子,在劣跡沒有敗露之前,你要包容他們,接納他們,允許他們犯錯,不要把人想的那麼壞?
大概是,大概也不是。
但是朱厚照結合剛剛王瓊的言論,還是聽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歷來黨爭不可避免,只要沒有擴大化,朝政還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政爭還能控制,就怕超出了控制範圍,雙方不再糾結事實的對與錯,只考慮站隊問題,那麼好的也變成壞的。
例如和平冊的問題,如果真是善法,朱厚照絕對不允許因為潘鵬而廢除,如果鄉約是惡法,朱厚照也不會因為賞識秦金等人而留住這個政策。
看著面前的這個吏部尚書,朱厚照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他的聲音低沉,彷彿帶著一絲無奈和自責:“今日聞卿之言,頗解朕之疑惑。”他輕輕嘆了口氣,目光有些迷茫地落在遠方。
緊接著,他繼續說道:“昔日在豹房,你我君臣共同處理朝政,親密無間,頗為歡快。”
這句話似乎勾起了王瓊對過去的回憶,那時他同皇帝一同商議國事,相互信任。
王瓊想到這裡,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動和喜悅,他連忙跪地謝恩,眼中閃爍著淚光,心中激動:“天可憐見,臣終於重獲聖心了!”他知道,這一刻意味著他重新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視。
朱厚照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然後說道:“朕聞新建伯身體不好,丁父憂,不能太悲,而傷身體。卿可告之。”他的語氣關切,表達出對新建伯的關心和愛護。
王瓊急忙領命,表示一定會將皇帝的關懷轉達給新建伯。他感激涕零地說:“臣遵旨。”他深知這次機會來之不易。同時也表明皇帝認可他和新建伯王守仁正大光明的接近。
在這一刻,君臣之間的關係似乎重新回到了從前的融洽和諧。
朱厚照於是說道:“卿先回去吧。”
王瓊便謝恩退出。
朱厚照待王瓊走後,頓時感覺很累。人心總是那麼飄忽不定,似忠非忠,似姦非奸,忠奸難辨。
就在此時,劉全忠再一次走了進來。他看到朱厚照正歪斜地躺在御榻上,立刻走上前去詢問:“萬歲爺,您是不是感到乏了?”
朱厚照只是輕輕地嗯了一聲,但並沒有多說什麼。於是,劉全忠立刻蹲下身子,開始輕柔地為朱厚照捶打著雙腿。
朱厚照突然開口問道:“朕聽聞你在家裡還有其他兄弟是嗎?”
劉全忠回答說:“是的,萬歲爺,家中奴婢是最小的。”
朱厚照繼續追問:“那你有沒有往家裡寫過信呢?”
劉全忠誠實地回答:“奴婢進宮後認識了一些字,偶爾也會寫信回家。”
朱厚照聽了之後,滿意地點點頭,並表示:“會識字很好啊。”
然而,就在朱厚照剛剛說完這句話的時候,皇后緩緩地走進了房間。
朱厚照特意囑咐過,今後無論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