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李昂坐在皇家馬德里運動醫學中心的檢查室裡,四周的醫生們正專心地檢視著他的恢復報告。
“這不可能吧,恢復得這麼快?”
其中一位年輕的醫生忍不住輕聲說道,顯然有些驚訝。
另一位醫生也拿著報告搖頭,“是啊,按理說,這種程度的傷勢,恢復期應該更長,特別是像他這種級別的運動員,受傷後,恢復不僅僅是身體的修復,還需要心理上的適應。”
“而且他上身和下肢的肌肉都壯了,基本上已經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了,肌肉線條也明顯大了一圈。”
另一個醫生低聲評論道,眼中流露出對李昂恢復速度的驚歎。
李昂坐在一旁,聽到醫生們的討論,心中卻平靜得出奇。
自己走到今天這一步,付出了多少艱辛,只有他和麗莎最清楚。
回想起過去的三個月,李昂心裡不由得一陣酸澀。
那段時間,幾乎是他職業生涯中最為難熬的一段歲月。
每一天都要面對重複而枯燥的康復訓練,甚至有時他都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
每天清晨,李昂都會準時起床,開始一天的訓練。
腿舉、靠牆深蹲、屈腿訓練、平衡板訓練、跳躍與降落訓練,每一項都如同一座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每完成一項訓練,肌肉就像被撕裂一樣的疼痛,這種痛苦他能感受到深深刺入骨髓的刺痛,彷彿每一根神經都在呻吟。
剛開始時,李昂甚至忍不住叫苦,他已經習慣了拼盡全力去迎接每一場比賽,卻從未經歷過這種高強度且重複性極強的恢復訓練。
訓練不止一次讓他感覺到絕望,尤其是那些每週五天的健身房屈腿訓練,彷彿他的腿根本不屬於他自己。
最初,他食慾不振。
每天的訓練量讓他消耗極大,而康復期的飲食又異常單調和繁重。
每一頓,李昂的餐盤上都會堆滿雞肉、魚、牛肉和雞蛋。
唯一的調味料就是鹽。
每天還要吃五頓飯,營養師堅持監督著他每一頓的攝入量——任何一點殘餘食物都不能留下。
而每一天,李昂還得再喝一升牛奶,這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他的蛋白質需求,還為了增強骨骼的健康。
訓練後的疲憊和肌肉的疼痛總是讓他想要快速離開餐桌,但每次,營養師都會看著他吃完,直到碗底乾淨,才會滿意地離開。
每餐的水果也不容忽視——橙子、草莓和西柚,醫生說這些水果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膠原蛋白的合成,而膠原蛋白正是修復韌帶和肌腱的關鍵。
每一份果汁和水果,李昂都要按時吃完。
看著每天重複的飲食,李昂甚至覺得自己都快要變成一臺為恢復而存在的機器。
然而,這一切的艱難,最終換來了成果。
即便這些訓練與飲食讓他筋疲力盡,最終,他看到的是自己身體的逐漸恢復。
肌肉線條越來越明顯,耐力和靈活性也逐漸恢復到受傷前的水平。
這三個月的艱苦訓練,不僅僅是對體力的挑戰,更多的是對意志的考驗。
李昂每一次站在訓練場上,都不得不與自己的身體和內心的痛苦作鬥爭。
對於曾經是足球場上的王者來說,恢復的過程就是一次重生,也是一場新的挑戰。
當李昂看到自己逐漸恢復的成果時,心裡感到無比的欣慰。
肌肉的強度恢復得相當迅速,尤其是腿部和上身的肌肉,彷彿在恢復的每一天,都在向他證明自己所做的努力並未白費。
隨著身體狀態的不斷好轉,李昂對自己的信心也逐漸恢復。
曾經的迷茫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