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賞析:
一、原文釋義:
在歷經十年的離亂之後,我們都已長大成人,偶然間得以相逢。初見之時詢問姓氏,心中驚訝不已,待說出名字,才回憶起舊時的面容。分別以來,發生瞭如滄海般變幻莫測的事情,交談結束時,暮天的鐘聲悠悠響起。明日你將踏上前往巴陵的道路,那重重秋山又將把我們阻隔。
二、詩篇背景:
李益,字君虞,以邊塞詩著稱於世,其詩風豪放明快,又不乏細膩深情。他生活在唐朝中期,那時社會動盪不安,戰亂頻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離別與重逢成為了生命中常見的主題。
這首詩或許作於詩人在戰亂後的某次相遇。在那個動盪的歲月裡,親人、朋友常常被迫分離,重逢顯得格外珍貴而又充滿感慨。詩人在與外弟重逢又即將分別之際,心中百感交集,於是揮筆寫下這首詩,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
三、賞析分享:
1. 重逢之喜:詩以“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開篇,李益猶如一位感慨萬千的講述者,用簡潔的語言道出了重逢的不易。十年的離亂,歲月的滄桑,讓這次重逢充滿了驚喜與感動。曾經年少的兩人,如今都已長大成人,時光的流轉在這一刻顯得格外清晰。這種重逢之喜,不僅僅是因為見到了親人,更是對歲月的感慨和對生命的珍視。
2. 初見之驚:“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詩人描繪了初見外弟時的驚訝場景。在戰亂的歲月裡,人們的生活充滿了變數,容貌也可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詢問姓氏時的驚訝,體現了時間的距離和變化的巨大。而當說出名字時,舊時的面容漸漸浮現在腦海中,那份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這裡的“驚”和“憶”,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波動,讓讀者感受到了重逢的戲劇性和情感的衝擊力。
3. 滄海之嘆:“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詩人與外弟交談,回憶起分別以來的種種經歷,猶如滄海桑田般變幻莫測。這裡的“滄海事”不僅指世事的變遷,更包含了人生的起伏和磨難。交談中,時間悄然流逝,暮天的鐘聲響起,彷彿在提醒著他們即將再次分別。這鐘聲不僅增添了離別的氛圍,更讓人體會到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
4. 離別之傷:“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詩人想到明日外弟就要踏上前往巴陵的道路,那重重秋山又將把他們阻隔。這裡的“秋山”不僅是自然的障礙,更是象徵著人生的距離和無奈。離別之傷在這一刻達到了高潮,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不捨和惆悵。
四、深度思考:
1. 人生的無常與珍惜:詩中描繪的十年離亂和重逢又別,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人生的無常。在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裡,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然而,正是這種無常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那些與我們有著深厚情感的人。這首詩提醒我們,要珍惜每一次相遇,用心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瞬間,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2. 親情的力量與溫暖:詩人與外弟的重逢,展現了親情的力量和溫暖。在戰亂的歲月裡,親情是人們心靈的寄託和支撐。無論時間和距離如何改變,親情始終是我們心中最堅實的依靠。這首詩讓我們反思,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否常常忽略了親情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如何珍惜和維護這份珍貴的情感,讓親情在我們的生命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3. 時間的流逝與記憶:十年的離亂,讓詩人和外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記憶卻依然清晰。這首詩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