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女人,還小三小四,或者心甘情願當被人包養的二奶們。
她又帶著趙嬤嬤去城外莊子裡,見了公孫大家,說了顧家老不羞的貪圖,義憤填膺。
公孫大家聽到顧狀元要把家產拿出來建書院,她說道:“我有一些銀子,我可以拿出來,我知道是杯水車薪,但總是我的心意。”
顧心柔說道:“你還是留著傍身,你一個人在外賺點錢不容易,你要真有心,等到將來沒準我要建個女子學院,到時候你再拿出來。”
公孫大家嘆口氣說道:“談何容易?有條件的人家會選女先生,普通老百姓請不起先生,就算有書院,他們也不會把女兒送去讀書。
“一是要花費銀子,二是家裡少了一個幹活的,窮人家男娃女娃幾歲開始就要幫家裡幹活。
“我曾經見過一個人家,倒是捨得讓女兒去讀書,在一個遠親家裡有女先生的和他們女兒一起讀書。有句話說讀書使人明理,但也最起碼是在生活無憂的情況下,不然讀了書覺得自己比普通女子強,指望著這份強,想嫁個門第高的。
“婚姻之事,向來是門當戶對,門第高的哪裡會娶普通人家的女子?就是當妾,人家還要挑人。
“那家女兒高不成低不就,家裡找的看不上,她看上的人家也不搭理她,十六七了,不說幫家裡幹活,成天琢磨著買首飾買好衣服。
“後面氣的父母半死,哥嫂不容,又被一個行商的騙了當平妻,什麼平妻?無非就是個妾。
“過了幾年生了兩個兒子,後被原配打了出去,孩子留在夫家。她回孃家哥嫂做主嫁了個年過四十的家裡五個娃的男人當填房,成天被人打罵。”
顧心柔沉默。
讀了點書,心高了,身份又匹配不上,這就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偏偏又不認命想當小姐。
公孫大家繼續說道:“以前我還想資助一個認識的人家,給點銀子讓他們女兒少乾點活騰出時間可以在家跟著讀書的兄長在家學,那家媳婦說別害了她女兒。等我遇見那家人家的女兒,我才明白那媳婦說的話。”
這會輪到顧心柔嘆氣了,剛才她說建女子學院不是開玩笑,是因為顧斯年建學院她也有了這個想法。
聽公孫大家這麼說,喪氣。
她只能拿出銀子,還沒有改變社會大環境的本事。
針對普通百姓建個學院,然後一大半人讀書後沒說自強自立靠自己努力拼搏,而是嚮往貴人內宅,拼命要擠進去當妾。
那還不如老老實實在家幹活,年齡到了嫁人當原配。
顧心柔又想穿回去了,現代多好呀,男女不說絕對的平等吧,最起碼能看得見的平等。
:()穿成中年王妃,颯爽才是我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