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於漢中與張魯、滿寵陷入微妙的周旋之際,荊州城中的諸葛亮也並未有絲毫懈怠。
他日夜與謀士們研討局勢,深知劉備之行雖可能改變漢中歸屬,但無論結果如何,袁譚軍都需有萬全之策。
馬超在西北邊境屢立戰功,他的西涼鐵騎不僅成功擊退了匈奴的騷擾,還與當地守軍配合默契,逐漸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諸葛亮認為,此時可進一步利用馬超在西涼的影響力,以及西北的地緣優勢。
他建議袁譚派出使者,攜帶重禮與西涼的其他部落進行聯絡,宣揚袁譚軍的仁德與威望,試圖與更多的西北勢力結成同盟。
如此一來,不僅能確保西北邊境的長治久安,還能在未來的戰略佈局中,從西北方向對曹操形成牽制。
於是,袁譚依計派出了能言善辯且熟悉西北民情的使者。
使者穿梭於各個部落之間,陳述利弊,不少部落首領被說動,紛紛表示願意與袁譚軍保持友好往來,甚至提供物資與兵力上的支援。
馬超聽聞此事,更是主動請纓,願率精銳深入大漠,與各部落一同訓練聯軍,以備不時之需。
袁譚欣然應允,馬超遂帶著使命與豪情再次踏上征程。
徐州在成功抵禦東吳的試探性進攻後,袁譚軍的密使並未撤離,而是繼續留在當地,與豪強和守軍進一步鞏固關係。
他們深知,孫權不會輕易放棄徐州這一戰略要地,未來必定還會有更大規模的進攻。
諸葛亮提議,在徐州建立一個長期的軍事訓練基地,由袁譚軍派出經驗豐富的將領前往指導當地民團與守軍進行更為系統的軍事訓練。
同時,為了加強徐州與荊州、益州的聯絡,開闢了專門的貿易通道,將南方的物資運往徐州,以充實徐州的軍備與民生所需。
在外交方面,袁譚軍積極與徐州周邊的勢力展開聯絡。
他們與青州的一些地方勢力達成協議,互相守望相助,一旦徐州有事,青州將出兵支援。
此外,還與淮南地區的一些小諸侯暗中往來,試圖在孫權的後方製造一些不穩定因素,讓其不敢全力北攻徐州。
魏延在益州北部與張魯軍的僵持局面仍在持續。
諸葛亮意識到,單純的軍事對峙並非長久之計,且雙方士兵久戰必疲。
他心生一計,命令魏延在堅守防線的同時,派遣一些擅長山地作戰計程車兵,喬裝打扮後混入張魯的領地。
這些士兵的任務並非直接作戰,而是與當地百姓接觸,宣揚袁譚軍的善政與對百姓的關愛,試圖從民心入手,瓦解張魯的統治根基。
同時,在軍事上,魏延開始在防線後方秘密挖掘地道,以備在關鍵時刻能夠出其不意地突破張魯軍的防線。
而在情報收集方面,魏延更是加大了力度,收買了一些張魯軍中的底層士兵,時刻掌握著張魯軍的動向,以便在其有大規模軍事行動之前提前做出應對。
劉備在漢中與張魯的會面進入了關鍵階段。
他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不斷強調曹操的不可信與漢室的危亡。
張魯本就對曹操的招攬心存疑慮,在劉備的勸說下,內心的天平逐漸傾斜。
然而,滿寵也絕非等閒之輩,他察覺到張魯的動搖後,丟擲了更為誘人的條件,不僅許以更高的官職,還承諾曹操將全力支援張魯在漢中的宗教統治,不加以干涉。
這讓張魯再次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劉備見狀,決定孤注一擲。
他提出,若張魯與袁譚軍合作,不僅能保漢中太平,還能借助袁譚軍的力量,將其教義傳播到更廣闊的地區。同時,劉備還暗示,自己在汝南等地仍有一定的勢力,未來可與張魯、袁譚軍共同圖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