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0年4月8日,這個春意盎然的日子裡,她的青春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卻也伴隨著友情的溫馨提醒和親情的溫柔撫慰。十八歲的她,本不應有過多的渴望,就像那些早熟的蘋果,只留下酸澀的味道,無需分享與喜悅。她的憂鬱與他如出一轍,深藏在心底,伴隨著他們的得到與失去,鑄就瞭如今這份難以釋懷的憂鬱。
她在學校裡四處尋找他的身影,最終卻只能垂頭喪氣地承認自己的錯誤。
儘管她對世界的理解還略顯懵懂,但她並不是一個害怕吃苦、嬌氣脫離現實的女孩。她理智,願意吃苦,從不祈求祈禱能得到什麼,反而願意承受。在英語課上,他的一些話深深觸動了她。他說:“高三就是這樣,反正再過幾個月就各奔東西。”那一刻,她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她真想衝出去,但她忍住了,只是失神地坐著。
體育課上,看到他憂鬱的樣子,她的心裡充滿了苦悶。她從未想過,自己:()茗子青春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