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章 意識的覺醒

在全球範圍內,隨著虛擬現實和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許多人開始尋求更加緊密的人機融合。特別是在一些前沿國家和私營企業中,已經出現了將人腦與機器深度連線的實驗。那些參與試驗的人們,往往能透過植入腦機介面,直接與計算機系統進行溝通,從而大幅提升思維能力、記憶儲存、甚至感知能力。這些被稱為“超人類”的存在,不再受限於生理的侷限,而是擁有了超越常人的思維速度和資訊處理能力。

葉辰和艾琳最初對這些技術持觀望態度,認為它們只是一種實驗性質的技術突破。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們遇到了一位透過腦機介面進行思維增強的科學家,名為卡特爾·諾曼。諾曼博士在與他們的對話中,展示了自己透過腦機介面獲得的極高計算能力和思維深度。他能夠在幾秒鐘內完成複雜的數學推算,幾乎沒有任何人類所能理解的侷限性。

然而,葉辰和艾琳很快意識到,這種技術的背後並不僅僅是對智力的提升。諾曼博士透露,儘管這種技術讓他能更高效地處理資訊,但也讓他逐漸失去了與普通人的情感連線。人類最基本的情感和體驗在這種腦機融合的過程中逐漸模糊,諾曼開始感受到一種無法言喻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並非來自於他與他人之間的物理距離,而是來自於他與那些尚未進行思維升級的普通人之間的認知鴻溝。

隨著這一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其中。最初,這些人僅僅是在個人職業和生活中獲得優勢,如在金融、科技、醫療等領域的卓越表現。然而,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應用,社會逐漸出現了明顯的分層現象。這些“超人類”不再僅僅是精英階層的一部分,他們逐步掌握了更高階的決策權力和控制力,甚至在政治和軍事領域中開始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在這場由技術帶來的社會革命中,葉辰和艾琳看到了一種新的階級劃分逐漸成形。這種分層不僅僅是財富或地位上的差距,更是一種思想與認知上的分裂。那些沒有接受腦機介面改造的人類,開始被視為“原始人”或“低階層”,在全球的資源分配和技術決策中逐漸被邊緣化。這一現象不僅引發了社會的不滿,也讓許多未接受改造的人產生了深深的恐懼感和排斥感。他們擔憂,自己終將變成一個被拋棄的群體,無法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最終被這股“進化”的浪潮所淹沒。

與此同時,葉辰和艾琳逐漸意識到,社會的焦點已經不再是科技本身的進步,而是如何平衡這股進步與人類社會的共同體。在一次全球科技會議上,葉辰與艾琳提出了一個深刻的議題:“人類的進化是否應該以犧牲情感、人格和道德為代價?如果我們追求的是更高效、更智慧的個體,是否已經偏離了人類社會最初的本質?”

這個問題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但也遭遇了激烈的反對。許多支援腦機融合技術的人認為,情感和道德在新時代中已經不再是決策的核心要素,他們強調的是效率、創新和全球競爭力。艾琳則站在另一個角度發問:“如果我們一味追求思維的極限,難道不意味著我們也會在某一刻,喪失人類最寶貴的部分——自由選擇的能力嗎?”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投入到腦機介面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全球的科技景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與技術的界限變得模糊,而社會的結構也開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層次化。對於葉辰和艾琳來說,眼前的局勢愈發複雜——他們不僅需要面對技術帶來的社會分層,還必須在這個新的科技驅動世界中,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點,以避免人類社會徹底陷入分裂。

在一次國際科技研討會上,葉辰和艾琳提出了他們對於“腦機融合”技術的看法,並深入探討了這一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雖然他們的觀點獲得了少數支援,但也遭遇了來自全球科技巨頭的猛烈反擊。許多支援腦機介面技術的代表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