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情緒就這樣瀰漫開來。世界需要規則,一旦形成了某種固定的規則,這規則便很難被打破,在中國尤是如此。所以,很少有人能不被社會以及時代的惡習所感染。儘管你曾經厭惡,甚至是深有體會的受害者,但當主流群體以衛道者的姿態邀請你加入他們的陣營,大多數人還是會情不自禁地淪陷進去,最後,大部分的我們就成了他們。

從心靈深處講,現代人的壓力來自於內心的種種矛盾與掙扎。自由地生活還是自私地生存?我們都渴望自由,但在獲得自由之前,我們要活著。

在《楊瀾訪談錄》裡,曾有一期與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美籍華人崔琦的對話。從小在河南農村長大的崔琦,10歲時,在母親的堅持下離開家鄉,隨親戚遠赴香港求學。母親安慰他,麥子熟的時候就可以回家。誰知,這次離別竟成了母子的永訣。當問道崔琦如何評價母親當年的決定,主持人以為他會說一些感謝母親、教育很重要之類的話時,崔琦卻說,他寧願自己沒有離開家鄉,這樣至少他的父母不會因為家中缺少勞動力而在大饑荒中活活餓死。

是的,每一個人都希望做想做的事、快樂地生活,但是生活並不可能滿足所有人。面對以上的種種,定力很難對現實生活狀況產生絲毫有效的改善;然而,它卻時刻融化人們內心的堅冰,讓麻木變得生動,讓冷漠變得溫暖。之後,我們才可能開始重新思考,臉上會漸漸釋放出笑容,儘管這生活有那麼多的艱難和不易,但有什麼能阻擋了活著的幸福呢?

這就是定力,當我們被淹沒在大片大片的痛苦中難以自拔時,它是一種解脫的力量,不執著於痛苦,方能不敗給苦難。現代人內心定力的缺失,是我們無法應對社會壓力的原因之一。

所以,如果將壓力分為外在和內在,定力的作用就是緩解我們的內在壓力。無論如何,人要先學會承受,當我們在死亡的邊緣站穩了腳步,才有可能一步步攀向更美好的生活。正如,天陰就應該讓心放晴朗,天黑就更要把眼睛擦亮,定力不是“阿Q精神法”式的自我安慰,而是一個不放棄的信念。

壓力與現代人的怪圈(3)

誠然,人們常說適度的壓力是前進的動力,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所面臨的壓力已經不再適度、不再平衡。就如同佔社會財富極小比例的工薪階層以其微薄工資承擔了個人所得稅稅收的近百分之九十程度一般,這一大部分群體也承擔著這個社會絕大部分的壓力。沉重的物質、精神壓力讓他們難以喘氣,幸福、夢想這些明媚的色彩都離他們太遙遠。與此同時,就有一小撮人群,因為承受了較少的壓力而可以恣肆妄為,甚至是肆無忌憚。

當我們因為住房壓力而疲勞奔波、不知所措時,是不是該想想以炒房謀取暴利的房地產大亨們是怎樣毫無壓力地坐擁山川?當我們在這天南地北的生命旅程中為人身安全而倍感壓力之時,難道沒有權力去質問一下那些飆車、酒駕甚至不可一世的鐵路部門等相關人員的壓力跑去哪裡了麼?很顯然,人類社會永遠擺脫不了階層,身處最底層的廣大群眾迫於生活的壓力,而自身又缺少基本的定力,常常就在應對生活壓力的過程中忘記了反省與檢討,忘記去思考與申訴。因為缺少定力,我們能做的也就只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似的被動的自我防衛。而處於社會上層的某些人士,本來就不知壓力為何滋味,加之內心定力不足,就會給他人、甚至是整個社會,帶來重大的、甚至是毀滅性的困擾。:米:花:在:線:書:庫: bOOk。MIHua。NET

透徹地說,現代人怪圈無非是等級差距懸殊的外在表現,究其原因,每個人所承受的社會壓力是不平衡的。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定力,來對自身的壓力進行掌控。壓力太大,定力將教會你巧妙地化解並承受壓力,給過度的壓力以流淌的出口;缺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