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所見

所見

袁枚〔清代〕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裡迴盪。

牧童大概是想要捕捉那正在鳴叫的蟬,突然就閉口不再發出聲音,一聲不響地站著。

【作者介紹】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乾嘉時期著名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後先後於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清廉頗有名聲。乾隆十四年(1749年)辭官隱居於南京隨園,吟詠其中,廣收弟子。嘉慶三年(1798年),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後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

【賞析】

這是詩人根據旅途見聞創作的一首清新可愛的田園詩。一個小牧童騎在黃牛上唱著歌,“振”字寫出了歌聲的響亮清脆,彷彿整個樹林中都回蕩著優美的歌聲,也寫出了田園生活的悠然自得和孩童的活潑爛漫。就在這個時候,牧童聽見了蟬鳴,立刻想到了新花樣,於是在最後一句,歌聲戛然而止,全詩迴歸寂靜,只剩下一個安靜的小孩子站在樹下,彷彿正在觀察蟬的位置,躍躍欲試。“閉口立”捕捉了小孩兒一瞬間的變化,孩童機智活潑的形象躍然紙上。全詩用詞淺顯而生動,動靜結合,在描寫天真孩童的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人性和生活的讚美。

只見牧童小心翼翼地靠近樹幹,眼睛緊緊盯著樹上那隻蟬。那蟬似乎毫無察覺,仍自在地鳴叫著。牧童屏住呼吸,腳下輕抬輕放,生怕弄出一點聲響驚跑了獵物。

就在他快要接近能夠捉到蟬的距離時,一隻野兔突然從草叢中竄出,嚇了蟬一下,它立馬飛走了。牧童懊惱地跺腳,眼睜睜看著蟬消失在空中。不過很快,他又被那隻野兔吸引了目光,臉上重新露出笑容,轉身朝著野兔跑去。他一邊追一邊喊著,那歡快的聲音再次在樹林裡響起,彷彿剛剛錯失捉蟬機會的沮喪一下子就消散了。此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光影,照在牧童奔跑的身影上,勾勒出一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田園畫卷。

所謂“所見即所得”,便是那呈現在眼前的實實在在之物所展現出來的模樣。此刻,我正如同置身於一個真實而生動的畫面之中,短暫地沉浸其間,無法自拔。

瞧啊!就在這個風和日麗、陽光和煦的日子裡,我與親愛的同學們一同坐在校園的草地上,周圍瀰漫著青草的芬芳和花朵的香氣。溫暖的陽光輕輕地灑落在我們身上,彷彿給每個人都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

而在我們前方不遠處,那位和藹可親的老師正站在那裡,聲情並茂地講解著課文中的每一個細節。她那清脆悅耳的聲音如同潺潺流水一般,緩緩流淌進我們的心間。我們全神貫注地聆聽著,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重要的知識點。

待老師將整篇課文講解完畢之後,她又開始一字一句地念起了譯文。與此同時,我們則紛紛拿起手中的筆,認真地將這些譯文抄寫在課本的空白頁處。大家埋頭書寫著,教室裡只聽得見筆尖與紙張摩擦發出的沙沙聲響。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不知不覺中,下課鈴聲已然響起。然而,我們並沒有因此而停下手中的動作,依然專注地繼續抄寫著,直至將這篇文章的譯文和所有註釋全都完整無誤地記錄到了課本空白頁之上。

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像往常一樣去外面上廁所。當我回來走到自己座位前時,突然發現我的語文課本上竟然被人用鉛筆歪歪斜斜地劃上了“大壞蛋”三個大字!一股無名之火瞬間湧上心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