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夢想著在危難時刻,他親孃孟玲瓏留下的力量能散發出來,救下兒子一命。
秦氏十分糾結,自從被打入大牢,那縈繞她半生的陰霾更加濃烈,
甚至想到此事與小姐孟玲瓏有關,但畢竟她一介草民,多年隱居濟城,
少了些歷練,很多事情沒辦法想得透徹,一心只撲在兒子的安危上,反倒限制了自身潛能的挖掘。
倒是兒子孟冉的思維十分活躍,按照大淮律法,與謀反有關的案件,
地方府衙需上報朝廷,得到明令後方可依法處置。
濟城至京都千里之遙,往返需至少十多天。
朝廷接到奏章後,還得召集朝臣公議,又會拖上些時日,
待廷寄返回到堯州,至少一個月就過去了。
這就是說,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內,這裡所有的人暫時不會人頭落地,還有一點點時間謀劃破局。
輔公臨行前交代的事情被擱置了下來,原本已經有些初步的設想,
可經昨日這一番突如其來的變故,一切手段都顯得無處著力。
眼下也很無助,等待朝廷旨意是個漫長的過程,目前有些疑點還未能揭開,
諸如這個局的背後到底延伸至何種層級的人物,還是僅僅宋興這個縣令為了立功,
又如黎氏身為前縣令、如今堯州實際掌權人黎統勳的堂妹,這件事背後有沒有黎統勳的影子等等。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全部押在蘇青越身上,她一向與自己熟絡,
目前又合夥做事,這些日子也能感受得到蘇青越對自己的情義,
昨日的事情她應該已然知曉,不知會不會為自己想些辦法,這一點連孟冉也不敢確定。
畢竟面臨生死考驗的時候,世人總是展現出各不相同的姿態。
或許蘇青越僅僅是仰慕自己單薄的才名,
俞或者於商道上能給她蘇家帶來的助力而已。
人經歷得多了,自然而然會變得多疑,這種多疑來源於人情世故,來源於無數次的騙局和失望。
就在孟冉對蘇青越抱有一絲希望,又滿懷疑慮的時候,
蘇青越單人單騎一路打馬狂奔,一個下午就到得壺關城下。
這個時代不比文明時代,出行極其困難,唯一的助力就是馬車或者騎馬。
蘇青越選擇了騎馬的方式,為的是搶在堯州的奏章之前到得京都,見到大伯蘇禮,如今恐怕只有蘇禮才有可能留下孟冉的性命。
進入壺關天已經漸漸暗下來,從壺關以西是一條很長的沿山官道,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到下一個可以落腳的小鎮十里鋪。
今晚只能在壺關下的客棧暫時住下來。
蘇青越想過連夜趕路,可即便人帶了乾糧還能堅持,馬也睏乏得不行,只能住下來,補充些水和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