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新中國在歷經了數年的砥礪前行後,站在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內的工業基礎極為薄弱,歷經多年的戰火洗禮,工廠大多破敗不堪,機器裝置陳舊落後,生產力水平低下。當時的歷史文獻有著這樣的描述:“建國伊始,百業待興,工業之況尤顯艱難,廠舍凋敝,器械陳腐,技藝滯後,欲興邦富國,工業建設乃當務之急也。”
而國際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新中國採取了封鎖、遏制的政策,妄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在這樣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新中國要想真正獨立自主,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必須建立起自己強大的工業體系。在此背景下,1953年,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正式啟動,猶如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明燈,為新中國的工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陳建國,三十歲,是一名年輕的技術員,他出生在東北的一個工業城市。從小,他就看著城市裡那些冒著黑煙的工廠,雖然破舊,卻承載著大人們的生計,也讓他對工業生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性格沉穩,做事認真負責,遇到難題總是愛鑽研,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一所工業技術學校,畢業後便進入了當地的一家機械廠工作。
當得知國家要啟動一五計劃時,陳建國的心中既激動又充滿了使命感。他深知,這對於新中國的工業發展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自己作為一名技術員,也能夠在其中貢獻一份力量。
在一五計劃的規劃中,東北地區被列為重點建設區域,眾多大型工業專案將要在這裡落地生根。陳建國所在的機械廠也接到了為一些重點專案配套生產零部件的任務。
“同志們,這次的任務可不簡單啊,咱們生產的零部件關乎著那些大專案能不能順利推進,大家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廠長在動員大會上嚴肅地說道。
陳建國聽後,更是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他每天早早地來到工廠,先是仔細檢查前一天生產裝置的執行情況,然後對照著圖紙,認真核對每一個生產環節的引數。
然而,剛開始的時候,就遇到了不少難題。由於廠裡的一些裝置還是解放前留下來的,老化嚴重,精度不夠,生產出來的零部件經常達不到新的質量標準。
“這可怎麼辦啊?照這樣下去,根本沒法按時完成任務呀。”車間裡的工友們都有些著急了。
陳建國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後說:“別慌,咱們先一起檢查裝置,看看哪些地方能進行改進和除錯,實在不行,咱們再想別的辦法。”
於是,陳建國帶著幾個技術骨幹,開始對裝置進行細緻的排查。他們鑽到機器底下,拿著工具,一點點地檢測、除錯,身上沾滿了油汙也毫不在意。經過幾天的努力,終於讓一部分裝置的效能有了些許提升。
但這還遠遠不夠,有些關鍵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現有的裝置無論怎麼除錯都難以達到。陳建國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靠現有的條件是不行了,得尋求外部的幫助。
他主動向上級反映了情況,廠裡很快聯絡到了國內其他地區的一些工業專家,還邀請他們來廠裡進行指導。專家們來到後,和陳建國他們一起探討解決方案,經過反覆試驗,決定對部分裝置進行改造升級,同時引進一些新的加工工藝。
在這個過程中,陳建國跟著專家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和技術,他如飢似渴地吸收著,每天都在車間裡待到很晚,記錄著各種資料和操作要點。
“小陳啊,你這股鑽研的勁兒很不錯,咱們搞工業,就是要有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一位老專家拍著陳建國的肩膀誇讚道。
陳建國笑著說:“老師,我就是想著能多學點本事,把咱們的任務完成好,為一五計劃出份力嘛。”
隨著裝置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