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還是很生氣,但聽了住持的話,殷隨竟覺得那漢子的話有幾分道理。
老百姓供了廟裡的香火,廟裡就該救濟災民,老百姓交了糧食和賦稅,官府就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開倉賑災!
“對!開倉賑災!”殷隨興奮地站起來。
翌日天一亮,殷隨和覺能智明道別下山。
到了山腳下看見一身穿短袖的中年漢子趕著驢車往京城的方向去。尋常的驢車只裝布簾,這輛驢車卻安了一層鐵門,還上了一把鎖。
殷隨上前問那中年漢子能否捎他一段路,漢子偏偏頭讓他上車。
那漢子看他未剃髮卻身穿僧衣,就問:“你是這寺裡的俗家弟子?”
“算是吧。”
漢子問:“我猜你是去京城化緣的吧?我勸你別做太大指望,京城滿大街都是城外的饑民,城內的百姓也只能保全自己,家家都關著門,這時候去化緣,恐怕要空著手回來。”
“為什麼要關著門呢?”
漢子笑說:“我看你歲數不大,沒經歷過荒年。看到我車子後面的鐵門了嗎?要是沒有這道鐵門,一進城我家主人的糧食可就保不住咯!”
殷隨感慨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古人誠不欺我,肚子都填不飽,哪裡還管什麼禮義廉恥呢?”
“禮義廉恥算什麼,再這樣下去,哼,恐怕就要殺人放火了。”漢子無可奈何地說道,“官府前遲早有場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