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你自己看著來就行了。我終歸還是軍人,不能插手你的具體政務。”
沮陽令不是蠢人,能在這邊縣當縣令的,多少有些能耐。
他被簡雍這一套以工代賑,一點就通:“我明白了,多謝兄弟的建議,這套法子行啊,既救濟了災民,還做了如此有利於縣裡的大事,簡直一舉多得。”
“沮陽是邊地,以後戰事肯定還會有的。以修繕城牆和墾種為重點吧。你作為一個縣令,這兩件事也是你的政績,做好了,去郡中為官也是遲早的事情。”
兩漢發生大災大難,朝廷的對策往往是移民就食,這是最常用的,隨後是對地方的免除賦稅等一系列措施。
以工代賑的模式其實很早就出現,但因為官府的組織能力以及救災能力,應用的很少。
這種方式也不是誰都可以用的,沮陽沒有軍隊調撥出來的這批糧食,是完全做不到以工代賑,只能靠著百姓們自己熬過去,這種情況就會形成大量的流民,太平道趁虛而入,最終滾雪球一般,天下大亂。
如此情況,非是個例,幾乎在大漢各地受災的地方出現,官府能力的缺失,讓百姓自己熬過去,別的組織就會出現替代官府了。
後世的很多王朝後期,就是因為官府施政能力的下降,失去了對基層的統治力,造成惡性迴圈,最後王朝覆滅,最典型的就是明朝了。
大漢現在情況是一樣的。官僚只顧著貪汙腐敗搞黨爭,世家豪強在快速的發育著。兩個集團都在吸食民脂民膏,百姓早就活不下去了,就算沒有黃巾起義也會有其他各路百姓的起義,最終烽煙四起,王朝崩塌。
“你能召集多少人?”簡雍對沮陽令問道,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沒人手,幹什麼都是虛的。
沮陽令想了下,很為難的說道:“城中百姓流失嚴重,縣裡的官吏也死傷很多,我能召集到的人手也就是一百餘人。”
這就讓人為難了,簡雍想了下:“大逆不道的事情都做過了,不在乎這一兩件。救百姓要緊,我去召集部分軍中的兄弟,我會讓他們脫下軍裝,你也不可暴露他們的身份,只說是百姓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