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晗道:“回女帝,我等奉了陛下之命,前來與貴國交好……”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名大臣打斷:“呵,你們欺我大乾數年,佔我國土,剝削百姓,現在說要交好,將前賬一筆勾銷,把我大乾當什麼了?”
旁邊人附和道:“就是,火燒眉毛知道跑了,鼻涕流進嘴裡知道甩了。看我大乾國力強盛,想著過來建交。做什麼白日夢呢,天底下哪有那麼多的好事?”
一時間,群情激憤。
女帝抬起手,制止了百官們的批判。
她看向劉晗,道:“你繼續說。”
劉晗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為了表示友好往來,我們願意每年向貴國納貢。”
“兩百萬斤糧食。”
“布帛五萬匹。”
說完,他停頓片刻,仔細留意女帝的表情變化。
卻意外的發現,女帝神色淡然。
劉晗頓時感覺到棘手。
糧食和布匹數量,都可以再往上抬一抬。
他原本想著,根據女帝的微表情,適當的往上加。
可您這毫無反應是個怎麼回事啊。
劉晗小心的問:“怎麼,您不滿意?”
“還行吧,但我大乾現在一不缺糧,二不缺布,你們的貢品朕不感興趣。”女帝凜聲道。
大武國的使臣們慌了神。
在來之前,他們就討論過,如果大乾覺得貢品少了,可以納貢五百萬斤糧食和十萬匹布。
但這種情況,卻是始料未及的。
劉晗硬著頭皮道:“貴國的紅薯是高產作物,確實不缺少糧食。但布匹總該要吧?我們每年願意奉上十萬匹布。”
封建王朝由於生產力低下,綾羅綢緞都是達官貴人才能消費得起的奢侈品。
“宋大人,布坊現在是你在管,王都每天產出多少匹布?”
宋元橋出列,答道:“回陛下,一萬匹。”
聞言,劉晗等大武國使者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
這豈不是意味著,單單大乾王都,每年就能產出三百六十萬匹?
而他們舉全國之力,一年也才產四五十萬匹。
差距實在是太大,簡直天壤之別。
宋元橋盯著劉晗他們,平淡的說道:“有了神明大人提供的紡錘和織布機,我們的紡紗和織布速度比之前快了幾十上百倍。”
“普通百姓只需要花費一兩百文,就可以買一套成品衣服。”
劉晗頓覺天旋地轉,強烈的衝擊讓他幾乎快要昏厥。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大武國的前兩樣貢品完全拿不出手。
緩了緩,劉晗又道:“我們每年還可供奉一萬匹戰馬。”
沉默,長久的沉默。
尤其是軍中的一些將領,臉部抽搐不已。
最近的幾場戰爭,衝鋒的主力是一百輛壓路機,騎兵跟在後面撿漏。
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長城炮被送過來,軍隊的代步工具逐步發生轉變。
馬匹還要精心餵養,比較麻煩。
幾名將軍聯合提議,減少騎兵數量。
結果,大武國還要每年送一萬匹馬過來。
相當於吃撐了,還要往你嘴裡餵飯。
“戰馬,我們也不用。”女帝冷淡地說道。
劉晗與其他使臣對視一眼,都頗為無奈。
這就尷尬了。
劉晗眼珠一轉,來了主意:“那我回去後與陛下商議一下,換成牛也可以。”
再怎麼樣,也是要耕田的。
而耕牛在古代王朝,那就是絕對的生產力。
在很多國家,宰殺耕牛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