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接下來我等該如何行事?那姚宗文和張修德暫且不提,可是袁公、馮公、顧公、舒公四人現在可都在那詔獄之中啊。我等就坐視他們日後被殺麼?”山西道御史(正七品)江秉謙說道。
“一時半會兒,袁公他們應該還沒有性命之危。現在我們在朝堂上的勢力還不夠大,等劉閣老當了首輔以後,便可以藉機為我等請功。
要知道我等東林忠君愛國之士,可是在當今皇上繼承大業,這件事上居功至偉的。
要不是有我等東林之人,在當今皇上被囚期間一直與那奸妃李選侍抗爭,並前往解救被囚的當今皇上,最後扶他登基,他還知道要被李選侍囚禁多久呢。
這維護社稷穩定之功、救皇長子於危難之功、以及從龍之功,這麼多功勞,當今皇上要是不厚賞於我等,那可真是寒了天下忠義之士的心!
然後,我等趁機在上奏當今皇上,表明袁公、馮公、顧公、舒公四人在這些事情當中的功勞,搞一個功過相抵,相信保他們一命還是沒有問題的。”四川道監察御史(正七品)林汝翥(zhu)緩緩說道。
明朝的十三道御史並不是只由一人擔任,每道都有若干名御史。
十三道御史定員為北京 110 人、南京 30 人,共 140 人。
比如浙江、江西、河南、山東各有十人,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各有七人,陝西、湖廣、山西各有八人,雲南則有十一人。
每位御史的分工不同,監察方向不同。一般奉命在全國各地行使監察之責。
林汝翥,字大葳,號心宏,福建福清人,東林黨人。
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 年)領鄉薦授沛縣知縣,因戰勝徐鴻儒部,並且捉拿王普光黨有功,不久後晉升為四川道監察御史。
歷史中,天啟四年(1624 年),林汝翥巡視北城時,仗著東林之勢,違反明朝宮中太監犯法必須交予司禮監處置,三司無權過問的規定製度,對太監曹進、傅國興兩人懲以笞刑。
笞刑,用小荊條或小竹板抽打犯人的臀部。
他這一行為惹怒了魏忠賢以及其麾下黨羽,司禮監王體乾以林汝翥身為朝廷外官卻擅自處罰宮中內監,觸犯了朝規為由,上奏皇帝朱由校,要對林汝翥處以廷杖之刑。
結果這林汝翥因害怕死於杖下,偷偷逃出都門,投順天巡撫鄧渼,並懇求鄧渼為他遞《劾魏忠賢疏》給皇帝朱由校。
由此可見,此人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剛正不阿、為了對抗邪惡不怕犧牲之人。反而恰恰是一個仗勢欺人,貪生怕死之人。
“對極對極,林公所言,句句在理。”湖廣道御史劉芳附和道。
右僉都御史(正四品)徐良彥接著說道:“是啊,只要等到論功行賞的時候,我等一起為袁公他們求求情,相信當今皇上一定會酌情考慮,饒袁公他們一命的。”
等林汝翥、徐良顏說完以後,在座之人紛紛點頭,本來緊繃的神經也都放鬆下來。
翰林院檢討(從七品)繆昌期附和道:“對啊,還有這麼多功勞沒有給咱們封賞呢。”
“是啊,有從龍之功這麼大的功勞在,相信只要不是如謀逆這等誅九族的大罪,相信皇上一定會酌情考慮,給一條生路的。”御史(正七品)左光斗說道。
湖廣道御史劉芳說:“你們說,我們都會提升到那個位置?”
“你就別瞎操心那麼多了,這是上面韓閣老、劉閣老、趙大人他們需要考慮的事情。”右僉都御史(正四品)徐良彥說道。
“就是,要以大局為重,大局為重懂麼,你要有格局,要有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話說,我會被提升到什麼位置?”四川道監察御史(正七品)林汝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