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六回 討董卓聯盟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秋天,在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之亂一個月之後,西涼軍透過鐵血殺戮,穩定了洛陽的局勢。

董旻帶著董氏一族,還有西涼軍中層將領的家眷,從涼州遷徙至洛陽,至於涼州大本營,則由董越的軍隊駐守。

段煨在鎮壓三輔之地的叛亂以後,也徹底坐穩了關中,為洛陽朝廷提供糧食和軍餉支援。

董卓本人則是坐鎮洛陽,虎視關東。

洛陽北邊的河內郡,此刻早已是暗潮湧動。

先帝臨死之前的遺詔,在短時間傳的天下皆知,似乎幽州刺史劉虞,才是那個指定的皇位繼承人,至於洛陽的天子劉辯,不過是前任大將軍何進扶持的傀儡罷了。

先前因為太尉楊彪的昏招,引狼入室,致使如今的河內郡淪為了匈奴的地盤。

袁紹花費重金向西涼集團投誠,得到了冀州渤海太守的官職,卻不想這是袁氏一族的豪賭。

早在半年之前,袁術就已經用重金得到了南陽太守的官職。

袁氏一族原本是想讓袁術主地方,袁紹主京師,卻不想何進的騷操作,打亂了整個佈局。

董卓的西涼集團上洛以後,對朝廷官員展開了大清洗,大將軍府的人或受到排擠,或被誅殺,或被流放,這些人很多都出自袁氏一黨。

袁紹得到黑袍人的指點,在董卓上洛後的第二天,就果斷放棄了西園軍的指揮權,花重金向西涼軍的高層行賄,得以離開,外放為官。

到了渤海郡以後,袁紹就有如蛟龍入大海,在冀州刺史韓馥的支援下,招兵買馬,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迅速壯大。

黑袍人向袁紹建議,先讓河內郡的匈奴人打前哨,再號召天下各地劉姓諸侯共同上洛勤王,從西涼軍手中奪取朝廷大權。

幽州刺史劉虞、益州刺史劉焉、荊州刺史劉表、揚州刺史劉繇,兗州刺史劉岱,這五位劉姓宗室的封疆大吏、皇親國戚都接到了袁紹的書信,態度卻是截然不同。

劉岱表示響應袁紹的號召,願意起兗州之兵相助,並且還聯合了陳留郡太守張邈、廣陵郡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郡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徐州刺史陶謙、北海太守孔融、豫州刺史孔伷一同參加會盟。

幽州刺史劉虞是個有能力的人,也是先帝看好的皇位繼承人。在他就任幽州刺史以後,緩和了與烏桓、高句麗的關係,讓幽州進入了快速和平發展的時代。但是右北平太守,中郎將公孫瓚卻是一個戰爭狂魔,他手中有一支精於騎射的軍隊,因為騎白馬,著白衣,被稱為“白馬義從”,他本人則是“白馬將軍”。

在幽州有一句童謠:“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講的就是公孫瓚和他的白馬義從。

劉虞想用和平方式與洛陽朝廷談判,公孫瓚卻仗著手中的兵權,也想要上洛,於是公孫瓚與袁紹取得聯絡,結成盟軍,並且透過兵變,奪取了幽州政權。

益州刺史劉焉,坐擁川蜀之地,憑藉著蜀道難的先天優勢,他選擇了封鎖葭萌關、劍閣,並派重兵駐守永安、上庸,儼然有一副割據川蜀,自立為王的態勢。

荊州刺史劉表正在謀劃和“蔡蒯黃龐”四大家族的聯姻,並且將主要的兵力放在了平定荊南的叛亂之上。

揚州刺史劉繇則面臨著江南、江東地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缺兵少將的他還指望朝廷能出兵幫忙。

於是,“討董卓聯盟”正式成立,參與的十五路諸侯有:冀州刺史韓馥、渤海太守袁紹、河內太守王匡、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徐州刺史陶謙、北海太守孔融、豫州刺史孔伷、南陽太守袁術、長沙太守孫堅、右北平太守公孫瓚。

與上一世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