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嫂出殯儀式及葬禮結束後,按照張亮老家當地的風俗,還要組織張家晚輩進行復山。
這裡的復山是傳統喪葬的一道程式,當地也叫“圓墳”。
再具體點說,就是張家親友和寨子裡的人,披麻戴孝,吹吹打打,將張嫂的遺體埋入土,這叫“上山”。
然後,送葬的人返回張家吃飯,休息,之後家裡晚輩又去墳地燒紙、磕頭,就叫做復山或圓墳。
張亮老家的人都是這麼做的,早已經成為了一種當地的文化風俗。
這次張嫂走得很突然,儘管她已經年事漸高,身體也時有小恙,但當死亡真正來臨的時候,還是讓整個張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靈堂設在老房子裡,白色的布幔掛滿了屋子,空氣中瀰漫著哀傷的氣息。
張家的親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悲痛和不捨。
張家的五妯娌站在靈堂的兩側,各自懷著複雜的心情。
李淑萍和婆婆的感情一直很好,婆婆在李淑萍初進張家門時,就像親生母親一樣照顧她,教了她許多這個家的規矩,幫她適應新的生活。
其他的妯娌中,冷胖與婆婆的關係最差,因為同在一個家裡生活,矛盾也最多。
悶龍和碎嘴與婆婆相處,似乎總是有些微妙的緊張。
小把式在五妯娌中,是個性格要強的人,總覺得婆婆在一些事情上偏袒著悶龍和冷胖,但冷胖又不買賬。
冷胖總以為是婆婆護著悶龍。
其實公正的看,婆婆不過是對待妯娌的方式有所不同,她的愛並沒有偏向誰。
按照當地的習俗,復山是喪葬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安葬後,後輩不僅要上墳添土,還要供奉小豬、雞、豆腐等,燒化香亭、紙馬等。
這不僅是對逝者的敬重,也是家族傳承的一種儀式。
在復山的前一天晚上,張氏家族裡的長輩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商量著復山的具體事宜。
長輩們的意見都是寨子裡做過的,全是老規矩。
冷胖卻突然提出,復山的供奉物品,應該按照她的想法來準備,只有她對復山的習俗理解得深,大家提的不對。
張亮聽後,心裡有些不舒服,畢竟張亮在這個家生活了多年,對這些習俗也並非一無所知。
張亮就輕聲對冷胖說道:“小弟媳,還是按長輩說的辦吧,老規矩照著辦就是了,不要再改了。”
冷胖一聽,臉色突變,她提高了嗓門說:“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就你懂習俗?我才是真正為了婆婆好,想要讓她在那邊過得安穩。”
她的聲音在安靜的屋子裡顯得格外刺耳,家族裡的長輩們都皺起了眉頭。
張亮不想在這個時候和她爭吵,尤其是在母親剛剛去世的時候。
於是張亮忍住了心中的怒火,沒有再說話。
但是冷胖似乎並沒有打算就此罷休,她繼續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的想法,眼神中充滿了挑釁。
第二天覆山的時候,氣氛格外壓抑。
張家的晚輩都懷著悲痛的心情來到張嫂的墳前。
張家的五妯娌各自拿著供奉的物品,但從她們的表情就能看出彼此之間的不愉快。
當開始準備添土的時候,冷胖突然把悶龍手中拿著的香亭奪了過去,然後對悶龍說:“你拿的這個香亭不正規,還是我來做吧。”
悶龍被她的舉動激怒了,大聲說道:“阿胖,你怎麼能這樣?這是我按照長輩的要求做的。”
冷胖不屑地看著悶龍說:“你懂什麼?你的做法根本就是錯的。”
張家兩妯娌的爭吵聲在張嫂墳前回蕩,在場的其他人都驚呆了。
大家都沒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