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這位帝國的新任接班人。帝國要想在自己的治理下前進發展,那他就必須要有真正意義上的權利,是真正的權利,而不僅僅只是一個皇帝的稱謂。
劉徹登基時的諸侯帝國,雖然內有諸侯之爭,外有匈奴之患,但確實算得上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安穩之時。經過漢初幾位皇帝的治理,特別是文帝景帝輕徭薄賦的苦心經營,呈現出了幾個世紀未見的祥和之景。
但初登大位的劉徹,卻並沒有被這祥和之景矇蔽,他看到了在這安穩的局面下並不遙遠的危機。劉徹登基後不久,就命令各級官員舉薦賢良,詔書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很多避世的儒士都紛紛走出了深山。
他親自起草“賢良文學”詔,描述了治國的理想藍圖,劉徹隨即以六經作為人才遴選標準。設立了察舉制度,同時設立太學,郡國學等官辦學校,以儒家經典教授學生,選拔官員,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歷史上士人文治政府。
後世沿用了兩千多年的文官體制,由此詔始,在推尊儒術的決策之後,公元前133年,劉徹再次做出一個驚人的舉動,他決定征伐匈奴,解決邊患。
經過一系列轟轟烈烈的遠征和混戰,最終匈奴遠遁漠北,河西走廊及河套平原從此納入漢帝國的版圖,劉徹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公元前111年,劉徹滅南越國,在其境內設九郡,不久後,又將閩越納入統治體系。公元前109年,隨著滇國降漢,聚集了一百多個部落勢力的西南夷全部歸入漢朝。經過數十年開拓,漢朝的疆域,幾乎翻了一倍。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頒發了推恩令,封地大的王國被進一步分化,五年後,淮南王劉安,因謀反之罪被清除,淮南國被廢,改為九江郡。這意味著自漢建立以來,一直存在的分封國,作為一種獨立的力量不復存在。
而劉徹另一項前無古人的開拓,是開啟了中國人胸懷天下的視野。在他的時代,一條空前絕後的商道,逐漸成型,為了安定邊境,劉徹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最終開啟了聯通中西方商貿和文化往來的絲綢之路。
這個澎湃昂揚,銳意進取的16歲少年,用了三十年時間,成就了登峰造極的偉業,將其國號變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葉姝:歡迎點贊收藏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