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冠軍侯,封狼居胥後,大漢北面的草原上就再也沒有哪個民族敢輕易地過來招惹大漢。
鮮卑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興起於大興安嶺。
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族名,形成烏桓和鮮卑,受匈奴統治,所以鮮卑一些風俗習慣與烏桓、匈奴相似。
公元45年鮮卑侵犯邊境,東漢大破之,鮮卑震怖。
49年東漢以偏何為鮮卑大都護,使鮮卑連年出擊北匈奴,隨後各部鮮卑大人皆歸附東漢,明章二帝時期一直為東漢保衛邊塞。
91年北匈奴被迫西遷,鮮卑佔據蒙古高原,95年漢和帝冊立鮮卑大都護蘇拔廆為率眾王,同時設丞輔佐,視作漢之郡縣。和帝之後鮮卑時叛時降。之後,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
181年,檀石槐死後,鮮卑分裂,西部鮮卑叛離,漠南自雲中以東分裂為三個集團。
一是步度根集團,擁眾數萬,據有雲中、雁門一帶,經常襲擾幷州的州郡。
早年,呂布就是幷州五原郡九原人,在他的家鄉,經常有鮮卑人南下劫掠,所以呂布就帶著幷州的子弟兵,打擊這些異族。
“飛將”的稱呼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被幷州的百姓套到他的頭上的
二是軻比能集團,分佈於代郡、上谷等地。這一部分的鮮卑與曹魏的關係較好,但是因為鮮卑生存環境相對較惡劣,自然也還是少不了南下劫掠。只不過規模相對比較小一些,儘量避免被曹操太過針對。
三是原來聯盟“東部大人”所領屬的若干小集團,散佈於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
其中軻比能集團勢力最強。
東漢末年早期,曹操將南匈奴(單于呼廚泉部)安置於中原,鮮卑人據其舊地。
軻比能這個人的志向比較遠大,更兼其麾下鮮卑的實力出眾,自然而然的,他就產生了統一鮮卑的念頭,所以對剛建立的曹魏表示恭順。
220年,軻比能向魏文帝曹丕獻馬;
221年,軻比能交還留居鮮卑的漢族500餘家歸漢;
222年,又率部3000餘騎,驅趕牛馬7000餘口與魏國“互市”,再送歸漢人千餘家返回上谷等地。
同曹魏保持良好關係後,軻比能開始兼併其他部落。
228年,軻比能吞併東部鮮卑各部落。
233年,軻比能吞併步度根部,統一漠南,對曹魏邊境形成威脅。
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派遣使者聯絡軻比能,意圖前後夾擊曹魏。軻比能率兵至石城,屯兵邊境。
(某音屎學家,為了黑蜀國,居然能夠編出來,說諸葛亮聯絡鮮卑進攻曹魏,是開了聯絡外族打漢人的先例……不愧是屎學家,腦子裡學的都是屎。
前面就說過了,公元202年,袁尚就聯合了南匈奴打曹操了。平陽之戰了解一下。)
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遣刺客韓龍將軻比能刺死,鮮卑開始“部落離散,互相征伐”,鮮卑各部進入獨立發展時期。
237年,曹魏遣名將毋丘儉率幽州諸部聯合鮮卑、烏恆伐之,衛臻柬之,魏帝不聽,公孫淵逆與儉戰,儉不利,引還。
公孫淵於是自立為燕王,設定百官,派使者拿著符節,藉助鮮卑單于的王印,給邊疆北方民族加封晉爵,並引誘鮮卑人去侵擾魏國北方地區。
曹魏時期,魏滅燕之戰中慕容鮮卑因與司馬懿、烏恆、高句麗、流星聯軍滅公孫氏燕國之功得據遼西。
東部鮮卑先後形成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佔據遼西。
拓跋部也在拓跋力微的率領下,第三次南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