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這條街上的人似乎都是遊客,從他們的著裝和神態就看的出來。
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想看看這個影響美國乃至全世界經濟和政治決策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
然而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個荒廢的商業區,幾棟陳舊的摩天大樓,以及許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館。
然後真正到了之後才發現也就那樣,名不副實,用謝大海的話來說就是:“這也沒有想象中的氣派啊,還不如上海的陸家嘴和北京的金融街。”
確實如此,這條世界聞名華爾街竟然是如此的不起眼,又小又窄,破爛衰敗。
許多金融機構就已經離開地理意義上的華爾街,搬遷到交通方便、視野開闊的曼哈頓中城區去了。
華爾街附近擠滿了古舊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道路也像蜘蛛網一樣難以辨認,實在不太符合金融機構擴張業務的需求。
“911”事件更是從根本上改變了華爾街周圍的格局,有些機構乾脆離開了紐約這座危險的城市,搬到了清靜安全的新澤西。
現在,除了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之外,沒有任何一家銀行或基金把總部設在華爾街。
在著名的“華爾街巨人”中,只有高盛和美林還堅守在離華爾街不遠的地方,其他巨人都已經搬遷到洛克菲勒中心、時代廣場或大中央火車站周圍的繁華商業區。
即使是高盛和美林,也已經在曼哈頓中城區購置了新的豪華辦公室,不久就要徹底離開舊“華爾街”了。
其實這也能理解,華爾街歷史太久遠,最遠要追溯到1653,如此算來這條街已經有350多年了。
如1817年成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算起來都有近200年曆史,即使後面出現的各大投行、保險、財團也有100多年。
所以這條街以及街道上的建築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的金融公司要求,搬離華爾街也是順理成章。
看著這聞名又蒼老破舊的華爾街,李華不由得想到了北京的衚衕和四合院。
佔據北京市中心位置的衚衕和四合院,除了地皮值錢之外,就只剩下破敗與不堪,一套四合院動輒要價大幾千萬甚至上億,卻是不能新建,買來何用。
如今華爾街或許更多的是代表曾經在這條街上存在過的各大投行和財團吧,雖然還矗立著很多摩天大樓,也還有一些金融巨頭堅持在這裡,但是他早已不復往昔是鼎盛時刻。
看來不管是人還是物,最終都得湮滅在歷史的長河裡,湮滅在時間的長河裡。
沿著華爾街往前走,在華爾街與百老匯交界處,有一座巨大的銅牛,矗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口。
這個銅牛長約5米,高約3.5米,重達6000多公斤,對於在華爾街上班的人而言,這銅牛或許比他們家祖宗還重要幾分,每天上班路過都得拜一拜。
也是,炒股做投資的人誰不喜歡牛市呢?尤其最近,牛市結束,熊市來臨,這些精英們更是希望回撥早點結束,牛市繼續,可惜他們註定會事與願違。
穿過華爾街,向前五公里就是曼哈頓中城四十六街,這是一個主要的商住區,背後100米是繁華的中央火車站,前方是商業旺街麥迪遜大道,寫字樓的主大門開在內街方向。
在這條繁華的麥迪遜大道上,矗立著一棟45層的摩天大樓,雖然是晚上9點多,大樓裡面依然燈火通明。
夜晚霓虹燈照耀下,大樓顯得美輪美奐,大樓最上面的位置幾個燈光大字熠熠生輝,定眼望去正是—“貝爾斯登”!
沒錯,這就是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一個存在了85年的華爾街財團。
這就是貝爾斯登的總部大樓,他在全世界有8000家子公司及分支機構。業務遍及銀行,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