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逼我做黃金呀,那就做唄,只要有錢賺,什麼賺錢做什麼!
此時國內尚沒有黃金期貨業務,想做黃金期貨,只能選擇國際黃金期貨,用美股賬戶交易。
但是也有部分聰明人已經把主意打到了黃金期貨業務上,既然國內沒有黃金期貨,那我就給你們成立一個。
根據李華的記憶,有一家叫聯泰的公司就盯上了黃金期貨這塊蛋糕,非法開設黃金期貨交易業務。
隨著內地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以及投資理財的興盛,黃金投資逐步活躍,成為中國內地一個新興的投資品種,買賣黃金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
不過,在2008年1月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開辦黃金期貨之前,內地的黃金買賣只能是實物交易,而更為便捷的黃金期貨交易猶如一束夢裡花。
不過,總有“聰明人”更早地看到了黃金期貨市場的巨大魅力並且想分一杯羹,王浩就是其中之一。
2004年3月,這個出生在澳門,當年48歲的王浩就提出了成立一家公司炒賣黃金的設想,這得到了金昌南、洪慧、程蕾的贊同,經協商決定虛報註冊資本400萬元,在上海市黃浦區註冊成立聯泰公司。
後來,胡健南於2004年9月進入聯泰公司後擔任交易部主管,直接負責客戶的買賣黃金工作。
公司資產由程蕾、洪慧各佔45%股份,金昌南佔10%股份,程蕾擔任法人代表,雖然王浩並不直接持有股份,但他始終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一開始,他們只是銷售黃金製品、工藝品等合法商品。但是,2006年3月後,聯泰公司開始覬覦那塊不屬於他們的蛋糕——開展個人無實物交割的黃金保證金交易業務。
在王浩的主持下,聯泰公司設定了交易部、業務部、財務部、客服部、拓展部等機構,金昌南負責起草了《聯泰黃金交易細則》。也因此,他們嚴密的策劃讓公司的業務範圍拓展很快,他們兩年間先後在上海青浦區及外省市開設15個辦事處。
聯泰公司四處謊稱自己是上海黃金交易所二級會員單位,具有代理個人黃金買賣業務資格。他們透過朋友介紹、打電話及到展覽會設攤招攬客戶等方式,在社會公眾中吸納客戶,經營個人無實物交割的黃金保證金交易業務。
按照聯泰公司自定的交易規則,客戶首先要向公司支付訂金,然後跟公司報單。在實際經營中,聯泰公司採用標準化合約,規定以100盎司(即3110克)為1張買賣合同,客戶可以“買漲”、“買跌”,並且可以反向對沖操作。
客戶所有交易均報至聯泰公司交易部。交易採用保證金的形式,以遠低於合同價值的保證金進行放大交易,最高可至60倍以上,這樣吸引了大量投資客。並規定一旦客戶保證金髮生虧損至1600元以下,即強行平倉。
但是,運作看似如此“規範”的地下黃金期貨交易市場,卻沒能給投資者帶來高額的投資回報,相反,絕大多數投資者的資金都嚴重虧損了。
經公安機關調查與法院核實,自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聯泰公司共發展客戶723名,其中上海客戶223名,外地各辦事處客戶500名。
聯泰公司累計收取客戶保證金6909.7萬元,透過“變相期貨交易”總買入金額達人民幣約119.74億元,總賣出金額達人民幣約119.52億元。
龐大的交易額背後卻是大部分客戶嚴重虧損,客戶平倉費虧損約2448萬元,應付倉費約493萬元,合計客戶虧損約2942萬元。而聯泰公司卻成了最大的贏家,淨收取客戶保證金就達2981.3萬元,還有為數不少的佣金。
因為虧損嚴重,2006年5月26日,有客戶向工商局舉報非法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