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1章 漲跌的背後邏輯

所有人都以為油價將會繼續大漲,摩根士丹利在2008年6月預測油價將在7月4日之前突破150美元\/桶。

然後事實卻狠狠的打了他的臉,因為油價不但沒有在7月4日突破150美元,往後20年也沒有突破150美元。

7月11日油價創下147美元的歷史新高之後開始一路狂跌。

不管炒股還是炒期貨,你得懂他上漲和下跌的原因是什麼,邏輯是什麼,要不然你的看漲看跌完全是猜測,是碰運氣。

石油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基礎原材料,其價格波動受到諸多因素的左右,如供求、結算貨幣匯率、地緣政治、經濟前景、氣候變化以及股市行情等。

先從表面來分析一下2007-2008年油價大漲的原因,為什麼說是表面,後面會給大家解釋。

原油首先它一種商品,而各種商品價格很大程度上基本都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供不應求就形成賣方市場,商品價格就上漲,只要你有貨就不愁賣,比如我們90年代。

當供過於求的時候就是買方市場,此時商品賣不出去,只能不斷降價。

所以供需關係很大程度上影響商品價格,回到原油上,2007年中東產油國縮小產能,每天流出的原油變少。

而對應的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我國,每年超過10%的Gdp增長,經濟飛速發展,對原油的需求不斷增加,所以原油價格只能不斷上漲。

再說結算貨幣匯率原油的影響,二戰之後全球建立了以美元霸權的全球支付體系,根據公佈資料顯示,2007年美元佔全球外匯交易的比例為86%,完全處於壟斷地位。

國際大宗交易幾乎全部使用美元,所以原油的結算自然也用美元,但是從2005年開始,美國為了收割世界,多次操縱貨幣政策,使得美元持續貶值。

從2005年10月美元92.63貶值到2008年3月,變成了70.69,連續長達兩年半的美元貶值,貶值幅度超過20%。

如此逆天的美元貶值使得中東產油國苦不堪言,出現油價和美元倒掛,所以產油國只能不斷提高油價。

如此一來也助推油價不斷走高。

第三、地緣政治問題,尤其是中東產油國的的地緣政治問題。

伊朗和伊拉克石油儲量為全世界排名第三第四,阿聯酋更是世界第一,如果阿拉伯半島及中東地區不斷髮生地緣政治問題導致石油產能下降,油價勢必上漲。

在2007年中,圍繞伊朗核問題的爭議不斷,從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決議透過、伊朗強硬的態度,以及美國對伊朗核問題的態度,無不吸引著投資者的眼光。

同時美、伊兩國在軍事上的互相示威,更刺激了中東地區緊張的神經。

做為中東地區的軍事實力較強的國家,伊朗在核問題上一度保持強硬的態度。

這一系列事件在對國際原油價格2007的持續上漲中,起了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

此外朝鮮核問題在經歷了多輪六方會談後,最終以朝鮮自願關閉核設施換取國際社會的援助而結束。

伊拉克、阿富汗在2007年裡,不斷惡化的國內安全域性勢始終被國際社會所關注,同時對美國政府的非議也從未停止。

這種形勢在阿伊兩國執政政府不能徹底對國內安全域性勢形成有效的管控前,將還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2007年10月17日土耳其政府高票透過了允許政府越境打擊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組織。

這使本來已經惡化的伊拉克局勢雪上加霜。儘管美國政府試圖極力阻止,但土爾其政府的強硬態度使土伊局勢又增加了一份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