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剛剛亮,張偉父子二人就從張家村出發,張父揹著大包,張偉揹著小包,用了半個多時辰到了鎮上。
張父送張偉到達私塾,留下行李和一點碎銀子以及一百個大錢就趕忙回張家村繼續做農活了。
張偉則熟練的找到私塾的夫子陳秀才和管事的陳童生辦好借讀吃飯和住宿的各種手續。
畢竟已經是第三次借讀了,各項事務都門清的很。
順利的交完錢後,陳管事說:“阿偉,你去年借讀時住的乙一號正好又空了,你還是住那間吧 。"
乙一號房對張偉來說的確是老地方,張偉自然同意。
清水私塾由於招生的範圍不大,正常的在讀生都是走讀不住學校的。
私塾在靠後山的地方建了六個簡單的小院子,每個院子又隔成四個更小的單間。
專門用來租給張偉這種科舉班畢業了,但又考不上秀才的學生來借讀。
借讀生不用上課,但可以跟著私塾的學生正常作息和吃飯,可以在私塾專門的閱讀間讀書和借閱書籍。
私塾的夫子陳秀才心情好時也會和借讀生交流一下學習方面的事情。
整個私塾的借讀其實是給想繼續考功名的學生提供一個平臺和氛圍,住宿收費不算高,童生半年六百文,沒有童生身份的則是半年八百文。
借讀生在私塾吃飯,跟走讀生一樣,中午提供一頓,有六文八文十二文三種套餐,可以自選。
早/晚飯要自己解決,張偉是父親隔一段時間送一次,一般是各種乾糧。
張偉買了六文套餐一個月,八文套餐和十二文套餐各半個月。
私熟的六文套餐,一般是兩個雜谷饃饃一碗雜糧飯加一個大鍋煮的青菜。
八文套餐會多一個辣椒炒雞蛋或油煎豆腐類似的小葷菜。
十二文套餐則再多一份肉炒家常菜那樣的大葷菜。
以張家村到鎮上的距離,張父肯定會隔三差五的給張偉送吃的,所以先買一個月的完全夠用了。
按陳秀才自己說的,借讀生根本不賺錢,只是自己惠及後輩讀書人的一個善舉。
不過據某位不具名的老童生說,這些借讀生住的院子,原來是官府打算在清水鎮增加一個驛站點才興建的,但是後來驛站改址了,這批院就被低價處理給私塾了。
陳秀才和陳童生爺倆把這批原本要廢棄的院子租給借讀生,變成一個生財的門道,也算是變廢為寶了。
張偉好一通折騰才總算在乙一間落下腳來,環顧了一下房間,還是印象中那麼簡陋。
用後世的演算法,這房子不到十平方米,除了一張土床,基本只能放兩張小桌椅,茅房和洗漱間都是共用的。
張偉稍躺下休息了一會,把行李放好,就起身去拜訪乙間的其他三位同學。
畢竟至少要共處一室半年左右,先了解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張偉先來到乙二,居然還空著。
然後張偉來到乙三號,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正好推門出來,張偉一看這是個老熟人,馬上行禮道:“見過李師兄。“
青年是借讀班的老人了,姓李名輝,本鎮下河村人,家裡是下河村兩大地主之一。
李輝比張偉還早畢業好幾年,科考好幾次都過了縣試,但一直過不了府試,所以現在連童生資格都沒有。
李師兄今年又卡在府試了,聽說連李地主家也受不了他一直這樣考,但又考不出成績了,準備讓他退學去繼承家裡的田產或鎮上的鋪子。
但是現在李輝又來借讀了,看樣子還是不死心。
李輝見張偉行禮也規矩的回禮道:”張師弟,又見面了。“
兩人並無深交,李輝回過禮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