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父張伯山,張母李春花的誥命在張偉的老家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巨大轟動。
張偉的老家張家村從大順六年張偉中舉開始,已經是武隆縣的傳奇與榮耀了,張偉家則是這份傳奇和榮耀的中心。
這些年來,張偉已經成了武隆縣所有學子的榜樣,十六歲進秀才,十八歲中舉人。
據說又娶了省城貌美如花的官家小姐為妻,簡直就是讀書的完美偶像。
按普通人的想法,這已經是一個完美的結局了。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只是張偉傳奇人生的開端。
話說大順十年六月底,當年的會試結果終於傳到了武隆縣。
此時武隆縣的大老爺已經換人了,換成張偉的老熟人,那位跟他不知道堂了多少輩的堂兄,原來的武隆縣的張縣丞。
這位老兄,在大順七年經張偉介紹認識李玉清後,就從武隆縣調到隔壁縣去縣令了。
他在隔壁縣當了兩年縣老爺。
正好今年武隆縣的縣令出缺,於是張縣丞又從隔壁縣調回武隆縣成了縣令。
六月底的這一天,張縣令正躺在縣衙後面的竹椅上,喝著冰飲,吹著涼風,嘴上!還哼著莫名的小曲。
突然,張縣令的心腹師爺跑了進來,師爺對張縣令說:"老爺大喜呀!"
張縣令慢悠悠的問:"有何喜事啊?"
師爺回覆道:"老爺,今年的會誠金榜出了,我們現在張舉人,張老爺中了會試第56名。
這可是大喜呦,咱們縣今年文教的功績就出來了。"
張縣令問:"哦?是哪個張舉人,是我那個賢弟張偉嗎?"
師爺答:"正是您賢弟張偉呢。"
張縣令猛的起身說:"走,預備下,給我那叔叔嬸嬸報喜去,老爺我親自去。"
師爺回道:"好嘞,小人這就去叫人準備馬車。"
張縣令:"回來,今年本老爺有給我那叔叔嬸嬸拜年嗎?"
師爺:"老爺,您今年拜年的時候沒有去清水鎮,但是您去年到院任的時候,去拜訪過你那叔叔嬸嬸一趟,今年過年的時候也有送了一份年禮過去。"
張縣令:"嗯,那還行。我那賢弟今年才二十三歲吧,這麼年輕就是二甲進士的名次了。
看樣子我得豁出去再結個善緣了。”
清水鎮,張家村。
村裡的七叔公跟老村長在村口老柳樹下聊天。
七叔公問:"三哥,伯山他家又在動工嗎?他家去年不是才修了兩進的房嗎?
咱們村已經屬他家房子最大了,怎麼又在修房子。"
老村長回:"誰叫人家是舉人老爺家呢,現在蓋的院子是給小孫子準備的。"
七叔公說:"現在伯山家真是不得了了,無論是縣裡的官人還是鎮上的衙役,哪個見了伯山不是客客氣氣的。
要是我家的那幾個小崽子,能出一個像阿偉一樣的舉人就好了。"
老村長說:"舉人哪是這麼好中的,我們整個清水鎮這十多年來也就出了阿偉一個舉人。
你就知足吧,咱們也是沾了阿偉的光,你看現在縣裡和鎮上的差人對咱們村比其他村可客氣多了,咱們村輪到的均役也相對輕鬆一點。"
七叔公微微點頭。
突然,他看見村口前面來了又來了一大批衙役,他趕緊說:"那個怎麼回事?怎麼來了那麼多官差?"
這時老村長也看到了路口的衙役,他口中喃喃說:"不應該啊,難道咱們村又出什麼舉人了?
現在時間也對不上啊,莫非是阿偉考中進士了?"
老村長正遲疑著要不要去通知張伯山。前排的衙役已經開始大喊:“喜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