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將臉上所有表情都收斂起來,回身恭敬地行禮,&ldo;臣等見過盛安公主殿下,殿下萬安。&rdo;
元紫琰笑著抬手,&ldo;諸位大人免禮。諸位大人看起來頗有興致,是不是本宮來的不巧?&rdo;
孟藹道:&ldo;殿下哪裡的話,我們也不過閒話兩句,哪裡談得上興致。殿下可是有什麼要吩咐?&rdo;
元紫琰笑了幾聲,&ldo;孟大人多慮了,本宮哪裡有什麼能吩咐諸位大人的。能吩咐諸位大人的,也只有父皇了。太女離朝也有段時間了,朝事還有賴諸位大人多多勞心。&rdo;
孟藹身後的朱茂和史遷低著頭對視一眼。
孟藹面不改色,依舊有禮地笑答:&ldo;殿下言重,都是我等分內之事,說什麼勞心。&rdo;
元紫琰笑笑,&ldo;若人人都像孟大人這般,父皇定是省心多了。當初太女舉薦孟大人為正三品東宮詹事,還有諸多朝臣頗有微詞呢,眼下看來,竟是太女慧眼識珠,這些大臣們庸人自擾了。&rdo;
孟藹依舊滴水不漏地答話:&ldo;臣當初入朝本就是太女殿下破格擢拔,臣甚惶恐,戰戰兢兢,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殿下實在過譽。&rdo;
元紫琰還不死心,繼續試探道:&ldo;說來本宮還有些奇怪,按說太女對孟大人有賞識之恩,太女被貶離京前後,怎麼也不見大人向陛下說情?&rdo;
孟藹狀作疑惑,&ldo;太女殿下離京是前去陝州賑災,奉聖諭督建河堤,這被貶……從何說起?&rdo;
元紫琰的笑容有些僵,&ldo;孟大人說的是,本宮失言了。不過好在父皇已經召太女回朝,諸位大人應寬心了。&rdo;
這回孟藹還沒來得及回話,姚竟就搶先一步開口,&ldo;儲君乃國本,太女安則朝安,非只臣等之幸,則朝廷之幸。&rdo;
這下元紫琰徹底沒法往下接了,應付地笑笑,&ldo;諸位大人不愧是棟樑之才,句句金玉,本宮自愧。&rdo;說罷,抬了抬袖子,&ldo;本宮還有事,就先告辭了。&rdo;
&ldo;臣等恭送殿下。&rdo;
等元紫琰的背影遠得看不見了,四個人互相看看,同時忍俊不禁地笑出來。
朱茂道:&ldo;陛下剛召殿下回朝,盛安公主就按捺不住,就算要試探,也不能做的如此明顯吧?&rdo;
孟藹漸漸收了笑意,&ldo;我看,盛安公主又會有針對太女的陰謀了。&rdo;
史遷疑惑道:&ldo;為何?&rdo;
孟藹道:&ldo;盛安公主雖說算不上老謀深算,但也絕對不是魯莽之人,這樣明顯的試探,能有什麼用呢?除非……&rdo;
姚竟接過話頭,&ldo;除非盛安公主本來就是要打糙驚蛇,或者已經有針對太女的陰謀在實施了。結合剛才盛安公主的反應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大。&rdo;
朱茂和史遷齊齊看了他一眼。
孟藹卻沒表現出一點奇怪,&ldo;正是。如今太女不便出面,朝中一切還得我們提前打算。姚大人怎麼看?&rdo;
姚竟想了想道:&ldo;現在盛安公主和榮安侯的手伸不到六部來了,不太可能再拿六部做文章。翰林院和門下省就更不可能了。中書令沈翰是塊硬骨頭,又是陛下的人,盛安公主應該不會觸這個黴頭。看起來朝堂似乎是鐵板一塊,但據我所知,馮禎妃的母家掌梁州駐軍,榮安侯一系似乎又與禁軍走的很近……&rdo;
姚竟似乎自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