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勝。”
那平淡的聲音響起,劉備下意識地抬起頭看向眼前的李基。
而在微弱燭光的襯托中,李基的雙目熠熠生輝,彷彿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走向。
卷席大漢的百萬黃巾,彷彿在李基眼中早已經是風中殘燭的土雞瓦狗。
劉備略微怔了怔神,好奇地問道。“子坤為何如此肯定?”
即使心性堅韌如劉備,面對那讓劉焉退避三舍的黃巾眾,心中實則也是充滿著對未知的彷徨與猶豫。
甚至劉備還從劉焉的口中得知,就連如今至高無上的大漢天子,同樣也為百萬黃巾所掀起的巨大聲勢而驚懼交加,傾盡全力守衛司隸之餘,甚至不惜下令解除黨錮,拉攏大量黨人避免倒向黃巾。
要知道,大漢天子劉宏過去為了收攏權力,穩固地位,可是一手掀起了“第二次黨錮之禍”,光是處死的官員士子就高達六七百人,逃亡流放者更是不計其數。
因此大漢天子解除黨錮,某種意義上幾乎等同於親自打自己的臉,或表面上不如“罪己詔”,實則損失的威望權力尤甚於“罪己詔”,可見大漢天子被逼迫到了什麼程度。
“其一,玄德兄有濟世救民之心,又有云長、翼德勠力同心相助,上下一心,定能有所作為;”
“其二,黃巾之亂聲勢雖大,實則內缺後勤,外少良將。憑藉人海數量,一擊而潰敵人尚可,一旦陷入相持階段,破綻百出,必敗無疑。”
“其三,同樣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李基說到這裡之時,聲音略微一頓,目光炯炯地看著劉備。
劉備見狀,躬身一拜,誠摯地說道。“還請子坤教我。”
李基緩緩地答道。“黃巾,已失其根基,即使黃巾擊敗了朝廷兵馬攻入司隸,甚至攻下國都洛陽,也必自潰而敗。”
劉備沉思片刻,依然不解。“為何?”
“黃巾本是張角憑藉宗教百姓愚弄百姓所建立而成,表面上張角即是整個黃巾的精神象徵與核心支柱,但由始至終,黃巾的核心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百姓……”
李基幽幽地說著。
“如今,黃巾以這種宛如掠奪的方式不斷吸納百姓壯大自己,實則卻是在完完全全地背棄自己的根基。”
“玄德兄,望你切記一點,權力……永遠是由下而上的,與下層背棄的權力只是空中樓閣罷了。”
“因此黃巾必敗,即使他最終卷席整個大漢十三州,也是必敗無疑,區別只在乎時間與過程罷了。”
劉備睜大著眼睛,目光呆滯地似乎陷入了思考之中。
而李基看著手中的竹簡,忍不住長嘆了一聲。
黃巾之亂是失敗的,最終就連司隸都沒有攻入,至死都沒有觸碰到王城腳下,司隸的達官貴人們也沒有機會親眼見到那些起義的黃巾賊人。
可在一千餘年後,闖王所率領的義軍順利地攻入國都,將無數達官貴人如殺雞一般殺了一茬又一茬。
然而,攻入國都的義軍還是一樣敗了,根本原因卻是屠龍少年終成惡龍,背棄了作為根基的百姓,只需要一點點外力與變故就足以瓦解整個義軍勢力。
相反,在闖王死後的三百餘年,另一支始終融入百姓的義軍則是創業成功,並且創下的是亙古未有的基業。
所以,在李基看來,黃巾與闖王的敗亡,本質上始終逃離不了它們背棄了自己的基本盤。
當黃巾義軍開始劫掠百姓,壯大自身之時,它就已經註定了敗亡的結果,也從黃巾義軍徹底變成了黃巾賊,敗亡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良久之後,劉備那有些渙散的眼神漸漸也恢復了光芒,說道。
“謝子坤指教,備定當不忘初心,以仁為本,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