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行自己不稱帝,而是擁護長公主,這樣一來,他的兵力加上長公主的兵,強強聯合,正統得以存續,民心歸附,這種無形的政治束縛根本沒有辦法破解!
只要周嘉行能管理好民政,老百姓很快就能接受長公主和他共同攝政的局面。
屆時,所有節鎮永遠是洗不白的亂臣賊子!
不止他們稱不了帝,他們的兒子、孫子、曾孫也稱不了帝!
周嘉行只用這一招,就徹底把其他節鎮稱帝的路給堵死了。
死得不能再死。
李元宗恨得咬牙。
這小子,真的太狠了!
第143章
諸節鎮陸續接到從長安發往各地的詔書,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節鎮之主做了同一件事:怒摔書案。
周嘉行太毒了!
他居然能夠忍得住誘惑,不當皇帝!
好吧,他不當就算了,他還不讓其他人當!
現在長公主登基,下旨要求諸鎮出兵討伐河東軍,他們是去還是不去呢?
當然不去,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推了這差事。
然後呢?等周嘉行收復河東,下一步矛頭就對對準他們!理由不用找,一個抗旨不遵就夠了。
但讓他們出兵幫朝廷攻河東,他們不甘心!
幫河東軍對抗朝廷,他們又沒有那個實力和膽量……
權衡利弊過後,諸節鎮只能按兵不動,暗地裡詛咒周嘉行,希望他兵敗如山倒。
當然也有積極響應朝廷號召的節鎮,這些節鎮被其他勢力打壓,處境岌岌可危,與其投靠河東軍,還不如效忠於新朝。
正所謂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長公主佔了大義,名正言順,民心所向,新朝乃正統,又有周嘉行坐鎮,儼然不可撼動,這時候不投,不是傻麼?
和暴跳如雷的各地節鎮之主一樣,詔書送抵江州時,周家族老也氣得發指眥裂,差點撕碎詔書。
周嘉行就這樣捨棄了自己的姓氏‐‐他不稱帝,那不就代表周家先祖永遠不可能被追封為帝?
他們不相信有人能夠大方到連帝位都不要,商議過後,決定派人進京打探情況,看能不能說服周嘉行的幕僚去勸他改變主意。
……
做皇帝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想做什麼不用自己操心,還沒開口呢,身邊一堆聰明人早已經幫你預備得妥妥噹噹。
宮中最聰明、最機靈的女官、內侍簇擁在周圍,登基以後,九寧反而比以前更清閒了。
當然,如果像李曦那樣多疑,或者像李昭那樣多思,時時刻刻都在提防身邊的人,生怕聰明人設計陷害自己,那麼就會真的成為一個孤家寡人。
面對身份上的轉變,九寧決定以不變應萬變:難得糊塗。
想勾心鬥角,可以,先把正事辦好了。
忠心什麼的,她不強求,只要臣子能幹實事、肯幹實事、是有真才實學之人,都可以任用。
她下旨放了周嘉行抓起來的那三個人,哪怕這三人此後數次上疏對她冷嘲熱諷。
隨他們反對去吧,反正她已經是皇帝了。
和她的寬宏相比,反倒是被授予舍人一職的雍王李昭開始展現出他決絕狠辣的一面。
之前他就想過要整頓朝政,改革稅法,力矯之前的種種弊政,討伐藩鎮,平定天下。但是當時的他只能調動幾十個內侍、親兵,連幾個宦官都鬥不過,更別提去討伐藩鎮,而且他對民生了解不深,所有計劃只有空想,其中大部分空想還過於理想化。
和周嘉行達成共識以後,李昭堅定了自己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