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掉,唯今之計,只有指望這抵天劍陣了。
不待花風雲呼喝,騎士們也有了同樣的理解。
狼嚎騎士團成立以來,面對李煜這樣的高手,還是破題第一遭,僅管眼前這人似乎受過傷,卻還是保有了相當的實力,要收拾他,絕對不是一兩個人的傷亡可以了事的。
花風雲呼哮幾聲,騎士們踩著熟練的步伐,幾下排列後,一個巨型的劍陣已然成形,但見藍光輝閃,劍風縱橫,把李煜圍在中央。
當花風雲欲組劍陣時,李煜便欲先發制人,以不動真劍搶先破陣,哪知真氣方提,心房猛地劇顫,痛徹肺腑,整個身子虛蕩蕩地,落不著實處,登時給嚇出一身冷汗,知道這是自在門武學反噬的前兆。
自在門武學,別走捷徑,於武學中另開出一片天地,是出了名的天才武學。
其一派武學首重明悟,精義共分“心”、“技”、“體”三訣,蓋因其獨門武學,十有八九反天道而行,以至於對人身傷害沉重,若不能充分理解該技的深意,往往一招未發,便遭該技藝反噬而亡。
是以,自在門子弟,平日皆需拼命鍛鍊體魄,以承受每次發招後的反作用力;不停地熟練該技藝,由熟而生巧,終至了悟其義。
不過,這樣的武學也有好處,除了本身威力奇大外,若是在“心”之訣上有精進,許多絕技甚至不修而成,換言之,只要能徹悟這一門武學的背後深意,不經修練,立即可成。
像“天流不動劍”這類的掌門絕學,甚至是“一夜不成,終生無望”。
李煜的不動真劍,至今尚未悟通最後一著,“心”之一訣未通,那如天地初生般龐大的終極能源,便由本身的肉體、對劍技的熟悉度來負荷,整個人的負擔重至無以復加,體內便如一桶隨時會炸開的火藥,只要真氣運轉一個不順,不動劍氣立即反噬,危險之至。
這麼一耽擱,劍陣已然發動,攻勢連線而來,讓人措手不及,李煜自是大嘆。
在決定闖陣之前,對如何破解劍陣,作過思索,當時的想法有二,一是趁其劍陣尚未布穩時搶攻,可收奇兵之效;二是直接以不動真劍硬闖,只要不動真劍的威力果如傳聞,要破解劍陣並非難事。
現在兩個算盤盡皆落空,敵人的劍陣非但組成,而且在花風雲的主持下,威力只有更勝前次;不動劍氣卻在這個節骨眼產生反噬前兆,若還要繼續使不動真劍,立刻便得慘絕當場。
為今之計,只有先以青蓮劍暫擋,過得一時是一時。
李煜無奈一嘆,將全身真氣猛灌入手中木劍,剎時間,木劍上青光大盛,劍氣有若實質,在身體四周點化出朵朵青蓮,環環相扣,組成了一個綿密而結實的劍圈。
“左陣隨癸水之位前進,右陣踩戊土之勢斜退。”
花風雲連連下令,將三方劍網齊往內推,想藉這三面鐵壁的夾擊,一舉奏功。
此時三邊劍網,分別由花風雲與另兩名高手主導,每邊各有三十餘名騎士,威力當真非同小可,只要修為稍弱個幾分,立刻便在龐大壓力下爆死。
是以,花風雲了充滿自信。
當三面劍網同時向內急速推擠,騎士們忽覺劍圈內一道大力湧來,兩力相碰,電殛似的劍氣,穿過護體真氣而入,所有人俱是虎口劇震,整個身子直往後跌。
剎那間,在眾人眼前,朵朵青蓮
枯!
榮!
開!
謝!
李煜竟以一人之力,將瓣瓣蓮花組成劍圈,憑力御力,盡擋抵天劍陣的每式攻招,與百多名騎士扯平,這等內力,非但毫不弱於當年,反而更顯猛不可當。
花風雲這才知道自己的判斷,錯得有多厲害,適才青蓮盛放,他立於陣前,首當其衝,要不是急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