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上的人可分這樣三種:一種人是必須要自我介紹的,走到哪兒先掏出名片:我姓甚名誰、在哪兒工作、職務是什麼,請多多關照,如是廳部級官員,還要在名片上用括弧註明‘正廳級待遇’等等;另一種人是要別人介紹的,走到哪兒就會有人在一旁介紹:這位是什麼老總或是什麼‘長’,引得眾人刮目相看。還有一種人是根本勿須介紹的,不管走到哪兒人都認識,可說‘天下誰人不識君’,秋雨先生就是這樣的人!現在還有這樣三種對人的評價:一種是身份性評價,這人是什麼處長教授,人們知道了他具有一定資格,自然用處長教授的眼光和規格來接待他,另一種是社會評價,如獲得‘三八紅旗手’、獲得‘見義勇為模範’等等稱號,這是社會給予他的榮譽也是社會對他公認的評價,人們就會對他恭而敬之。可是,還有一種人是隻有歷史才能給予他評價的,而秋雨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歷史將給予評價的歷史性人物!秋雨先生訪問寧夏,在他來說不過是一次經歷,在寧夏來說卻是一次歷史性的事件,要載入寧夏史冊的。我相信秋雨先生對寧夏曆史性的訪問,一定會給寧夏帶來許多珍貴的資訊,使寧夏人受益匪淺。”
對餘秋雨的“介紹”同樣能用到易中天身上。2006年金秋時節著名文化人士“密集”光臨寧夏,在寧夏文化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我的介紹並不過分。
其間,寧夏電視臺安排我與二位先生各做一次“對話”節目,演播室就設在我的鎮北堡西部影城“百花堂”。二位先生在與我“對話”中的宏論,寧夏及銀川市的報紙雜誌皆有大幅報道。我是主人,不過盡地主之誼陪著說話而已,所以紙質媒體也就把我的話忽略不計。但既讓我與他們“對話”,我總不能“牛頭不對馬嘴”而貽笑大方。我的“話”沒有稿子,全是即興發揮(我相信二位先生也是如此)。現在,我就將我的“話”的要點整理出來發表,題為《雨天話語》。“雨”,餘秋雨先生是也,“天”,易中天先生是也。
與秋雨先生的“對話”,電視臺擬的主題是“和諧社會與中國文化”。我的話大致如下:
文化影響力和社會吸引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
上世紀80年代末,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的一句話給我印象很深,她說,“中國不會成為超級大國,因為中國沒有可以影響世界的意識形態。”當時我很震驚:我們這個最重視意識形態的國家的意識形態,為什麼不能影響世界呢?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竟然是能否作為超級大國的主要條件。當然,我們並不想做超級大國,但至少我們在世界上要力爭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做一個與我們的人口和疆域都相稱的大國。後來,我逐漸認識到,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並不完全在於她的某一項巨大的工程、某一個科技領域的成就、某一個生產部類的突出增長,更重要的在於這個國家的文化影響力和社會吸引力,也就是說,恰恰不在她的“硬體”而在她的“軟體”。現在,中國文化特別是當代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微不足道,除在海外華人中還有一些餘韻,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幾乎已“邊緣化”了。我們雖不想謀取什麼“文化霸權”,但我們應該能夠與世界其他文化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對話和交流,至少,要在文化產品的進出口方面做到貿易平衡,而現在卻是西方的文化產品充斥著我們的市場。所謂“社會吸引力”,就是孔子在《論語》中說的“近者悅,遠者來”。意思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老百姓感到“悅”,感到滿意,喜歡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生活;在我們國家之外的人也羨慕我們的社會制度,願意“來”到我們這個社會生活。這種儒家理想,應該是我們社會制度建設的目標。也只有這種全人類共同的理想、而不是什麼“革命”的意識形態才能影響世界。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雨·天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