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坐在江邊石上,叼著蘆葦,望向江畔漁舟,突地一笑,也不等那船靠近泊穩,竟掠水飛渡,身姿蹁躚地上了船,竟還是個身上有功夫的。
「哎呦喂,」漁夫不懂武功,只能看出這小夥子的身法真是漂亮,一拍大腿,嘴中蹦出一個打說書先生口中聽來的稱呼,「這位……這位少俠!你叫啥啊?」
「不記得。」
這位「少俠」卻語出驚人,淡笑搖頭道,「我不記得自己叫什麼。」
不記得姓甚名誰,不記得年方幾何,不記得家住何處,不記得打哪兒來,不記得往哪兒去,酒喝了幾盅,漁夫也問明白了——這人就記得……他是什麼都不記得了,這事兒可咋辦?
看這小夥子康康健健,也不像是生了病,撞了頭的,漁夫跟他喝了幾盅酒,便覺得自己得攬了這個事,好心問他:「要不……你先跟我家去,好歹先有個地方住,萬一這一覺睡醒了,就想起來了呢?」
青年竟也不推辭,乾乾脆脆地點頭道:「行啊,謝謝。」
然後這一住,就不止住了一天——一覺睡醒,青年也沒想起來自己是誰,卻在這喜旺鎮上,就此住了下來。
鎮民心善熱情,憐惜他生得這樣俊,可偏什麼都不記得,也不疑心他是什麼大奸大惡,躲避官府通緝的要犯,七手八腳地為他在鎮上找了處閒置的空房,送他被褥傢什,讓他能有個安頓的地方。因自江邊把人揀了來,大家就喚他,「江公子」。
如此過了幾日,江公子就變成了小江——這年輕人雖說什麼都忘了,話也少了些,人卻非常和氣,因寄居的空房在鎮上一位喬姓大娘家中,便每日幫喬大娘打水劈柴,修補好了茅房漏雨的棚頂,又順手堵上了西間的耗子洞。
喬大娘生了三個閨女,都嫁了出去,前年老伴去了,平日雖有鄉親幫襯,但到底晚景寂寞,這下樂得每日臉上都掛了笑,頓頓要做上一個拿手菜——自己吃飯可以將就,但小江既在她家搭夥,那定是不能虧了他的嘴。
不僅喬大娘喜歡他,鎮上幾乎人人都喜歡上了這個小夥子——他初來此地,一副姿容不凡、知書達理的模樣,聽說還會功夫,卻不自矜身份,誰家有點什麼事,都願去幫個手。
鎮上正有人家娶親,要起新房,他看到了,一個人便把新房上了梁,直讓老木匠嘖嘖稱奇,一來奇他力氣大,二來奇他明明沒蓋過房子,卻什麼都一學就會、一點就透。
要說泥瓦木工是粗活,學得快也就罷了,可喬大娘扯了布說給他做身新衣裳,他也能看一看就看出門道,那針腳比尋常女兒家縫得還細密,也是有意思。
鎮上人各有營生,日子過了半個月,獵戶上山,漁夫下水,藥郎採藥,全都願帶著他,不圖別的,就圖他那張嘴,簡直是說什麼有什麼,要什麼來什麼——不管是山裡多難覓的野獸,水中多難捕的大魚,又或是多稀罕難找的草藥,帶著小江去,他說有收穫,便定有收穫——幾次下來,唬得揀人回來的漁夫睡前躺在炕上跟自家婆娘嘮叨:「我這是不是把江神揀回來了?小江這命也太吉利了點,又啥都不記得,沒準就是江裡的神仙……」
「哪有這麼好說話的神仙,」他婆娘笑了一句,卻也奇道,「不知這孩子原本生在什麼人家,這運氣得是祖上積了多大的德。」
不止鎮上大人喜歡他,孩子們也喜歡他——小鎮只有百十來戶,子孫運卻挺旺,鎮上小兒下到三歲,上到十三歲,天天跟在這位「特別好看的哥哥」後頭,吵著要聽故事:有日這位江公子去鎮外繁華些的縣城裡轉了一圈,買了些書回來,鎮上人識字的不多,不曉得他看的是什麼書,卻也聽那有幾分墨水,還考過鄉試的老童生道,小江可不得了哦,那是有過目不忘、過耳成誦之能,若願做學問,考個功名還不是輕而易舉。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