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是鐵面無私,一點情面都不講的。
這樣一面的葉傾歡讓小皇帝覺得很新鮮,看他事無巨細又認真負責地跟自己講解無暇閣內的分工及批改奏章的流程,雙眸承載了連他本人也沒有發覺的熱切,小皇帝不禁在心裡暗笑,當初說他是工作狂,還真的沒有說錯啊。
葉傾歡教起人來,並不像私塾裡的老先生那般古板,聽不懂就用尺子打手板心。他則是詳略有致地跟小皇帝講,重要的事情諸如如何判斷奏章裡大臣們寫的話有幾分真假,朝廷每個職位細緻的分工和適合人選的性情,乃至各行各業對國家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
要是沒聽懂,葉傾歡可是會拉著他吃好一頓豆腐的……
慕國現今說難聽點也不過是封建初期,跟偏近遊牧的輿國、朔國也相差不到哪裡去,還沒有士農工商那麼嚴格的等級制度,民風也比較開化,治理起來倒不怕改革的阻力太多,這也是慕容涯和葉傾歡支援小皇帝改革的部分原因。
本來小皇帝對於改革也只有個初步的概念,等葉傾歡詳盡地幫他統籌了以後,小皇帝才發現,他那個大框架裡面還要填進各種各樣的內容才能顯得不空泛。
加上該詳細的詳細,該讓小皇帝自己琢磨的,葉傾歡絕對不會多說一個字,這麼一來,小皇帝真的覺得自己忙起來了。
葉傾歡的課程裡絕對不會給小皇帝上的一課,便是如何籠絡人心。
且不說如今遊離在各派別之間稍微有點分量的大臣們,他們大約也是感覺到小皇帝慢慢開始接觸權力了,有的便採取了中立觀望的態度,那些人可都是老狐狸,不是小皇帝這種初學政治的人所能掌握的。就說是尉遲驕陽背後的那些人裡頭,也不乏做派硬朗,認定了一個人就絕無轉圜餘地的人,哪怕是那些態度沒那麼硬又沒法輕易說動的人,也是要費勁一番心思來對付的。
皇后當初的提議,是讓小皇帝直接把尉遲驕陽拿下了,他身後那些勢力裡的中流砥柱自然也會依附小皇帝。可小皇帝現在並沒有隨軍去輿國,他也不打算只說服了尉遲驕陽來一勞永逸牽制別的派系,是以皇后的提議雖然好,卻不太適合小皇帝。
小皇帝需要的,是真心信服他,直接將忠誠獻上的人。
而目前小皇帝的身邊,朝廷裡就只有嶽聞樂,雖然他官聲民望都不錯,但他的官階實在是在朝堂上說不上話的。不聞不問就更不用說了,他們不過是御前侍衛。
況且,嶽聞樂能對他效忠,這裡頭也有不少水分的,別人或許不清楚,葉傾歡和小皇帝心裡都明白,最初的嶽聞樂不過是個重理論輕實踐的人罷了,寫出個《河道論》來卻不一定想親手去改造這個國家,風花雪月倒更適合他,若不是被小皇帝刺激了,他還不至於心灰意冷遠走他鄉,反而把心中怨氣發洩在正經公務上,誤打誤撞中還把北方地區的水患治理得很好……
至於葉傾歡和慕容涯,傻子都明白他們是不可能在明面兒上對小皇帝唯命是從的。
這個朝堂上,皇帝年幼,沒有太大的權威和震懾力,根本沒法把下面的大臣們管得服服帖帖,哪怕是葉傾歡和慕容涯把權力歸還給小皇帝,底下的那些大臣們也都不能好好安分,實在是……皇帝年紀太小,又是個軟糯的形象,他們心裡不服。
所以必須要有一兩個能鎮壓得住場面的人來歸攏這些不安分的大臣們,如今能抬出來的身份,最為尊貴的就只有慕容涯這個實權王爺,也相國兼國舅的葉傾歡了。
小皇帝要收服那些大臣們,總不能像對待嶽聞樂那樣,或者葉傾歡那樣吧……就算小皇帝真的傻得去做了,也不是每個人就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