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團隊意識不夠強。借幾句老話:一個人渾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齊泰山移。要相信員工的能動性和創造力,更要尊重他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還有,不可以忘記工作是為了生活,創造生活是為了享受生活。
第四、第五,還有許多,不一而足。適逢佳節,應該多說過年話:感謝那麼多領導、先輩包容與理解,感謝那麼多朋友、同仁支援與協助,尤其感謝員工同事不嫌不捨不棄。有偉人說:知不足可以求上進。知錯改錯還是好同志。不是嗎? txt小說上傳分享
浙商二十二條軍規值得玩味
網上流傳一則題為《浙商二十二條軍規》的帖子,讀後覺得挺有意思,於是下載細讀玩味,竟有所感觸。不知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誰,想必是一個久經商戰沙場的人,否則是弄不明白這些匪夷所思的規則潛規則的。而且這些個看起來有點兒歪的道理學問在MBA的課堂上是學不到的。以前也讀過《我的一些經商教訓》等帖子,但都沒有《浙商二十二條軍規》來得直白真切。
在這個世界上,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經商更難。仔細想來最難的就是在商場上有規則而不是人人守規則,於是才有了這種不知算不算是規則的“浙商二十二條軍規”,其中奧妙沒有一番經歷的人不一定能夠真正體味,但是這些“過來人”整編出來的規則給後來者指明的到底是正路還是邪道?
筆者近來很是注重讀一些工商管理之類的書刊,尤其是去年12月到北京大學接受了一次高階商務培訓之後,切實感到自己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簡直就是一個白丁,於是撥冗抽空惡補經管類知識,儘管不無囫圇吞棗之嫌,但畢竟聊勝於無。人言道學無止境,管理企業也是學海無涯,不能不懂裝懂,要不恥下問,要學教科書,也要藉助“浙商軍規“之類,更重要的是要去感悟,在實際工作中感悟,在失敗教訓中感悟。在這層意義上,應該感謝《浙商二十二條軍規》的作者,因為在學習企業管理方面可以讓有心並用心學習者走走捷徑。
學習端木子貢同志好榜樣
端木子貢同志是春秋時衛國人,本姓端木,名賜,亦稱衛賜,立字時取名子貢。他博學多才,洞察時勢,能言善辯,是春秋時期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外交家和商業貿易家。他的思想作為、識見功業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一位很有社會影響力的歷史名人。
端木子貢同志18歲到魯國遊學時拜於孔子門下就學6年,曾隨孔子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2年返回魯國,是年端木38歲。此後,他受命先後出使齊、吳、越、晉等國為官。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子貢為恩師守墓6年。公元前473年,48歲的子貢回到衛國,繼續他的治學經商生涯。50歲時,他再一次去魯國拜祭孔子墓,並且再度受聘於齊國,任大夫一職。公元前456年,子貢在齊國逝世,享年65歲。他的兒子端木炅將其靈柩運回衛國,葬在了現今的河南省浚縣大徑山東南東張莊村北。
孔子一生收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其中十人才學卓越,端木子貢名列其中。子貢同志不僅治學有方,為官有功,而且喜愛經商,竟至於“家累萬金”,富可敵國,稱譽中國歷史上文人經商第一人,被後世人尊奉為“儒商鼻祖”,在非福布斯及非胡潤富豪排行榜上,他僅次於范蠡,位列中國曆代富翁排行榜第二名。
2006年元月1日,筆者因圖書發行到過曲阜,由當地有關部門安排瞻仰孔廟、孔府、孔林。在孔林,在孔子墓前跪拜上香後,經介紹得知孔子墓前東側有三亭,是宋真宗、清聖祖和清高宗來此祭孔時停留之處,叫做“駐蹕亭”。墓南200米處的亭殿後,有端木子貢親手栽植的楷樹遺蹟和“子貢廬墓處”,又特在此留影。當時自身也是做企業的商人,故存有禮拜“儒商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