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阿果裡的言行中體會最深的一點,還是他對中國人民所懷有的那種純真深摯、始終如一的友情。
人在青少年時代對某國、某人、某事產生的良好印象,往往會影響他一輩子。阿果裡青年時代在列寧格勒上大學時,與中國留學生王崇傑結識為友。當時二人友好到什麼程度我不知道。但是,四十多年來每次與我相會,講不了三五句話,他準保要詢問王崇傑的情況。話語雖然不多,但是,從他那親切溫和的聲音裡和慈祥含蓄的目光中,我感覺到他待王崇傑就像待自己的親兄弟似的。我想,他與王崇傑結下的友誼,大概就是他的感情世界裡的中國情結之源頭吧!
1967年9月至10月,阿果裡作為《人民之聲報》代表團的成員之一第一次訪華。回國後寫下了長篇通訊《從松花江到長江》,在《人民之聲報》上連載。這是一篇感情真摯動人,充盈著智慧與才氣的美文。與他人秉承上級的旨意,高調地頌揚“*”的文章迥然不同,阿果裡巧妙地避開了“*”,而對哈爾濱、新安江的工人和沙石峪的農民作了詳盡的惟妙惟肖的描述。很顯然,阿果裡對我國的“*”是持保留態度的,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不可能直說,只能採取躲著走的做法。今天回過頭來重新審視當時許多阿爾巴尼亞記者的文章,我們不能不被阿果裡的聰明所征服,也不能不被他實事求是、不講假話的寶貴精神所感動。如今,他人寫的那些讚美、歌頌“*”的中國通訊,都已經隨風而逝了,唯獨阿果裡的這篇《從松花江到長江》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一直被人們所珍藏、所喜愛。
在此後的十多年裡,中阿兩國關係出現了曲折,但阿果裡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始終沒變。據我所知,他是阿爾巴尼亞高層人物中公正地對阿中關係,對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最早予以積極評價的開明人物之一。講到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特別再提一下他於1991年在勞動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也是最後一次代表大會)上批評黨中央落後的對外政策時講的一段十分真誠而中肯的話:“……我們開始咒罵所有的國家,超級大國和強國,落得在歐美沒有任何一個朋友,落得只與毛澤東在一起。1976年我們準備把毛澤東也拋棄掉。中國開始開放和麵向歐洲與世界,我們便把她拋棄了。這是黨的領導的一種心理,一種受苦受窮的心理,友好的國家不應該面向富裕的歐洲,因為歐洲傳染我們得病。我們的領導毀壞了同面向歐洲的友邦的關係。”當時勞動黨的領導和許多黨員的思想還處在與世隔絕的封閉狀態,對我國的改革開放還很不理解,甚至持有偏見和敵對情緒。阿果裡在十分困難的處境下能講出這樣一番話,是冒著很大風險的。從這番話中,我們不僅看到了阿果裡政治上的遠見卓識,而且也領略了他對中國、中國人民的深刻理解和實實在在的情誼。阿果裡是一個放眼世界、知書達理的時代先行者。近十年來他又以不同的身份訪華兩次。當然,這期間他也去過歐美一些國家。經過多方面的觀察與比較,他對今日中國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昇華,達到了理性的高度,這一點在他為三十七年前的《人民之聲報》駐京記者玉麥爾·敏卓吉最近出版的一本對華非常客觀、友好的書《中國,世紀的挑戰》所寫的序言中得到了再好不過的說明:“這本書之所以重要,有價值,那是因為它不僅提供了關於現代化中國前進的豐富的資訊,而且還等於向公民們、政治家們和國家領導者們發出了關於同這個巨人進行最密切合作的一封信,中國走向進步的步伐使歐洲連同美國一起感到驚奇。B。 克林頓沒有白說:‘如果中國的經濟按著現在的軌道繼續增長,那她將是21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可是,我們的領導者不接受這一想法,因為他們比美國的總統們高大,那當然是叉著雙腿騎在山上了!”
阿果裡,阿爾巴尼亞人民忠誠的兒子,偉大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