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處於不同的時空,但是很多東西還是大同小異的。
而且,這部片子要拍攝的最大的難題,有兩個,一個是劇本稽核,這一點,有八一廠方面的暗中支援,想必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其次,是需要軍方的配合,這一點同樣的也被解決了,當然了,因為這部片子,八一廠方面因為題材和劇本本身的敏感原因,所以不會投資,但是對於葉秋來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還真不是什麼大問題。
最終抗戰示範片被公佈出來了,一共有兩部,一部《決戰》一部《虎膽英雄》。
影視巨頭和國營巨頭的合作,又是主旋律劇集,宣傳方面自然不會小打小鬧。
兩部影片,很快地就宣佈立項,開始進入選角階段。
而相比之下,葉秋的這部片子,就顯得低調了不少,導演是八一廠的資深導演傅山,實際上說是點金影視主導,但是,葉秋其實只是負責投資和編劇,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八一廠方面的人。(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二章 亮劍
葉秋拿出的劇本是《亮劍》,《亮劍》的經典自然不需要多說,不過這部劇前世的那個世界,能夠拍攝出來,也是經千辛萬苦。
這部《亮劍》其實一開始不僅僅只是擦邊那麼簡單,前世的亮劍,小說版本當中的劇情如果全部拍出來的話,怕是怎麼也不可能透過稽核。
不過這部劇絕對可以算的上是,改變了人們對抗戰劇的一貫的看法,後世哪怕是十年之後重播都依然能夠獲得不菲的收視率。
《亮劍》的男主角李雲龍,絕對稱不上完美,甚至各方面的缺點很明顯,作為主旋律劇集,《亮劍》相比起其他兩部影視巨頭提出的劇本來自然而然地就顯得有些過於突出了。
葉秋自然也知道,但是是金子在哪裡都能發光。
只是別人顯然不這麼看。
抗戰劇雖然是主旋律劇集,又有政策扶持,但是實際上,抗戰劇,還真的不怎麼受那些大影視公司待見,無他,早期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大影視公司嘗試去拍攝比較高成本的抗戰劇,可是結果卻是虧的一塌煳塗。
其實也不能說,影視公司拍出來的抗戰劇就真的不好,而是作為主旋律電視劇,其實是華國最早的電視劇劇種之一,老式的老套的抗戰劇,觀眾早就已經看膩了,而且抗戰劇在宣傳方面也不能和其他的言情劇啊之類的劇集相比,總不能去炒作什麼狗血的明星緋聞之類的新聞吧?
再加上劇情本身的限制,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就算有也未必能透過稽核。
特別是首先不能抹黑我軍,其次不能美化敵人,自然而然地,我軍越來越無敵,敵軍智商就越來越低,一開始或許觀眾還能買賬,可是看的多了,觀眾又不是傻子,所以,影視公司就開始另闢奇徑,腦洞大開就導致了,抗戰劇越拍越雷,但是卻反而比那些正經的拍攝的劇集要更受歡迎。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抗戰劇,還真沒有哪一部獲得過很好的成績。
而且相比起來,拍言情劇,成本低,拍攝簡單,又能賺錢,拍史大片,找對了導演,基本上不會撲街,還有可能大火,所以,自然沒有誰願意去拍吃力不討好的抗戰劇了。
這一次不同,因為其實拍攝抗戰劇,畢竟是戰爭戲,想要拍好,戰爭場面必不可少,而想拍好戰爭戲,就要燒錢,而且不是一般的貴,所以就需要和軍方合作,一般小公司自然沒辦法做到,大公司可以做到,但是卻同樣很燒錢,自然而然地就對抗戰劇這個劇種沒有了太大的興趣。
而這一次,可以和八一廠合作,並且還是作為抗戰劇的示範片,首先就不需要擔心虧本,因為,這是和官方合作,央視那邊肯定會買單,再加上戰爭戲有八一廠配合,所以成本也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