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頭,別看他是個小小的村正,張須陀是隋朝的高官,兩個人卻是打小的交情,張家是耕武傳家,張須陀在家裡從來不擺老爺架子,和鄰里相處甚得。
小婉少不得又要感謝一番,正要告辭出來,楊二叔卻將她喊住,“小婉,你明天是不是要騎著你家那匹馬去?”
“是啊。”小婉理所當然地回答,這麼遠的路,總不見得拿雙腿量過去吧?
“那可不行。”
楊二叔連連搖頭,“你那匹馬太好了,在這個時候騎到城裡……那是絕對會引起注意的,往輕裡說都有可能沒收,你還是去借老馬家的驢子吧,那牲口目標小。”
“是。”
小婉答應著離開楊家,想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一拐彎便到了村尾的馬嬸家,大凡她的人品不錯,再加上張家的人氣值在村裡超高,說妥了之後,小婉匆匆地回家。
“婉兒,楊二叔怎麼說?”張楊氏問道。
“我明天和楊二叔進一趟縣城。”小婉道。
“婉姐,什麼事?”張陵小大人似的跑到跟前。
“沒你的事,今天的馬步都紮了嗎?都給我到院子裡去!”小婉像哄小雞似的將張陵哥仨攆到院子裡,一個個煞有介事地紮起了馬步……一刻鐘之後,院子裡響起跺腳練拳的聲音。
“娘,我也要練拳。”囡囡趴在窗上往外看,一臉的羨慕。
“等你再大一步,讓你大嫂教你。”張楊氏溺愛地摸著女兒柔順的黑髮,雖然小婉和張陵只定名份沒成婚,但她一直讓孩子們稱呼小婉‘大嫂’。
第二天一早,小婉上馬家牽了驢,隨身帶上那張弩弓,腰裡還彆著一把短劍——大冷天的,很容易碰到出來覓食的野牲口,而且現在年頭不靖,要是遇見劫道的,也有自保之力。
楊二叔就是步行,雖然他已經快五十了,可腿腳不輸於年輕人,小婉只要不是驅驢疾馳,他還是能跟上的。
一路之上,冷冷清清,一方面是天冷的緣故,另一方面現在家家缺糧,哪裡有心思在路上閒逛,一直到了縣城才略略覺得街道上有些生氣。
小婉一邊走,一邊觀察著街面,城頭上插的是大唐的旗幟,說明這裡的官是大唐派下來的。前一段時間鬧兵災,街上的買賣都歇了,現在倒是有了一點兒經濟復甦的跡象。
“小婉,等一會見到那位孟師爺,你就稱呼他‘孟大人’,他就好這一口,記住沒?”在看到縣衙的時候,楊二叔又提醒道。
“記住了。”小婉點頭,隨手將準備好的銀子取出來——共是兩錠十兩的大銀,還有五兩散碎銀子。
楊二叔噓了一聲,看看左右沒人,將一錠大銀和五兩散銀收下,卻把另外那錠十兩的大銀塞還小婉,“先拿著,不夠時再添上。”
小婉立即心領神會的將銀子收了起來。
兩個人來到衙前,楊二叔讓小婉在臺階下等著,他自己上前跟守衛的衙役說了一聲,又遞過去幾文錢,那衙役呲牙笑了笑,讓他在門口等著,自己進去找人。
沒多長時間,那衙役和一個身穿長袍的中年人出來,那中年人的長相倒不討厭,鼻直口言,而且也沒有小婉相象中的八字鬍,到是下頜留著一部梳理得十分整齊的鬍鬚。
“楊老哥,你怎麼不提前打個招呼,我好去接你。”中年人很熱情地道……只是有點兒假,這個時代又沒有電話,也沒有電報,更沒有什麼網路,鄉下連信也難通,怎麼提前打招呼?
“孟大人客氣了,我這也是有些事情才臨時決定過來的,恐怕又要叨擾大人了。”楊二叔滿面笑臉,但言語間很是客氣。
“楊老哥,你可別再叫我什麼‘孟大人’,這是拿我當外人了。”那位孟師爺故作不悅的樣子。
他轉眼看見臺階下牽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