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比75
男籃有驚無險地戰勝了南斯拉夫。
備受關注的博迪洛加全場12投8中,砍下20分7籃板5助攻。
這個表現對博迪洛加來說,只能算是合格,但遠遠沒達到外界對他的期許。
賽後,博迪洛加說:「我們還有幾場要打,這場比賽對於我們和中國隊來說,都只是一個開始,我們遲早會再碰面的。」
路易漸漸發現,南斯拉夫的矛盾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尖銳。
博迪洛加戰術地位過低,以及出手次數少的原因,源於教練組的平均主義。
而這個平均主義的本質,也是為了讓塞族球員和黑族球員維持表面上的和平。
這對男籃來說是好事。
如果無法讓博迪洛加作為絕對核心,南斯拉夫就不可能發揮出100%的水平。
一支無法完全發揮出博迪洛加實力的南斯拉夫,是不具備爭冠實力的。
再歇一天後,男籃迎戰b組最弱的對手——安哥拉。
在路易的前世,非洲大兄弟一直是男籃在世界舞臺上的經驗寶寶。
96黃金一代和姚時代靠他們刷勝場,易時代也要靠他們保留最後一份體面。
安哥拉和所有非洲球隊一樣,有著同樣的問題。
首先他們的球員的身體條件可以說僅次於美國,但因為種種原因浪費了天賦。再者,非洲球員普遍存在打鬥氣球和紀律性差的問題。
對安哥拉,是路易在這屆奧運會上執教得最輕鬆的一場比賽。
起成言上來兩個搶斷反擊,幫助男籃快速確立優勢。
隨後,劉雨晴和胡衛冬的外線三分雨,使懸念消失。
全場比賽,男籃大名單裡的12名球員全部
出場,轟下111分,大勝安哥拉取得小組賽的三連勝。
路易在備戰小組賽的同時,也觀看了美國隊的每一場小組賽。
如他所料,美國隊的絕對優勢還是在側翼。
當年的夢一隊,美國隊擁有統治級的鋒線和內線,但現在,老一輩的內線已經無力再戰,而新生代的內線卻不那麼適合fiba比賽。
像漢克·蓋瑟斯這種就是典型的,nba裡的球星,fiba裡的優秀內線。
其他的,像文·貝克、安東尼奧·麥克戴斯、阿朗佐·莫寧,普遍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或者攻強守弱,或者風格籃領沒統治力,或者尺寸過小,在fiba容易被大中鋒強吃。
凱文·加內特是最均衡的一個,但在nba,他已經習慣了四號位和三號位的搖擺。
湖人四連冠期間,他要麼出任巴克利的大前鋒,要麼出任鄧肯的大前鋒,有時候還會搖擺到小前鋒。
當然,路易也會讓他打中鋒,但那大多出自和巴克利聯手的1996—97賽季,鄧肯到來以後,加內特就在四號位上固定住了。
也就是說,這支美國隊天賦最高的內線,技巧最全能的內線,也是最有超巨相的內線,並不習慣中鋒的定位。
內線失去統治力,後衛線也讓魯迪·湯姆賈諾維奇著急。
加里·佩頓和傑森·基德都是籃子不穩定的球員,放到聯防隨處可見的fiba比賽裡,他們的突破威脅直線下降,投籃不濟的短板卻被放大了。
當然,球隊隱患不少,但美國隊同樣和男籃一樣取得小組賽三連勝。
畢竟整體實力還是擺在那,想要翻車,不僅需要美國人打出一場臭球,還需要他們的對手狀態火熱。
男籃的下一個對手是西班牙。
路易看過西班牙隊的大名單,發現
了卡洛斯·納瓦羅和豪爾赫·加巴約薩這兩位熟悉的西班牙名